2025年6月25日,曹操出行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市值達到188.01億港元。它也成為李書福“手握”的第十家上市公司,其余九家分別是境外上市的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極星汽車、億咖通科技、路特斯科技、極氪,和境內上市的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千里科技(原“力帆科技”)。
公開資料顯示:曹操出行成立已有十年,隸屬于吉利控股集團,主營業務包括出行服務(網約車服務、惠選服務、專車服務),此外還向運力合作伙伴(指供應司機及車輛以在公司平臺上提供服務的企業)提供車輛租賃服務,以及向運力合作伙伴,獨立車隊運營商及個人司機銷售車輛。
截至去年底,已上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136座城市。2024年訂單量為5.98億個,月均活躍用戶達到2870萬人;GTV(總交易額)達到169億元,占中國網約車市場份額的5.4%,位居次席。其在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為9.8%,同樣排名第二(一線、二線城市GTV分別為60億元,98億元)。
十年前,吉利“創業四君子”之一的劉金良牽頭創建了國內首家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專車(曹操出行的前身)。這是吉利控股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共享生態”的戰略性投資業務,也是實現從“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的關鍵部署。
從一開始,其采用“新能源汽車+公車公營+認證司機”的B2C模式運營,即公司直接購買并提供車輛,統一招募、培訓專屬司機(稱為附屬司機),提供標準化服務,不同于滴滴等網約車平臺C2C模式。
次年1月,100輛帝豪EV在杭州濱江區拉開公測序幕。往后陸續在青島、南京、成都、廈門、天津等城市上線。2016年4月,推出面向企業客戶的公務出行服務,并于第二年獲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首張網約車牌照(截至去年底,其新能源汽車累計服務約19億次出行)。
2019年2月品牌戰略升級,正式更名為“曹操出行”,除了原有的專車服務,還上線同城寄送、旅游出行、企業出行、曹操走唄等業務。同年11月,曹操順風車也開始上線試運營。
從2021年開始專注于定制車和車服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末,已在31個城市擁有一支超過3.4萬輛的定制車隊,為同行業中國最大的定制車車隊,主力車型為楓葉80V及曹操60。
過去三年(2022-2024年),曹操出行營業收入分別為76.31億、106.6億、146.57億元。其中,出行服務(尤其是網約車)是主要收入來源,占比超過九成;平均月活躍司機分別為23.36萬、29.72萬和46.61萬。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內網約車行業競爭激烈,盡管排名第二,但曹操出行與滴滴(70.4%)差距懸殊,與身后的T3出行(5.3%)、首汽約車(2.8%)、享道出行(2.1%)并未拉開實質性差距。
雖然致力于降本增效,但曹操出行還未實現盈利,凈虧損分別為20.07億、19.81億、12.46億元,累計達到52.34億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4%、5.8%、8.1%。主要就是重資產運營模式帶來更高的成本,包括支付給(自有或合作)司機的成本與補貼、支付給運力合作伙伴的傭金,以及公司持有車輛的折舊和維護費用等。
過去三年,僅支付給司機的相關成本和補貼就達62.85億、81.46億、107.1億元。為了獲得用戶流量,曹操出行大幅增加與高德等聚合平臺的合作,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占比從2022年的49.9%提高到2024年的85.4%(以GTV計),與之對應的是,向聚合平臺支付的傭金從3.21億元增至10.46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