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單女士(化名)怎么也想不到,一顆結石險些讓她喪命。緊急送醫后,中信惠州醫院泌尿外科團隊上演“生死時速”,將她從尿源性膿毒血癥的鬼門關里“搶”了回來。
深夜急診:結石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致休克
5月19日夜,單女士因反復畏寒發熱(最高達39.6℃)、左側腰痛加劇被家人緊急送到中信惠州醫院急診科就診,不料就診過程中,病情急劇惡化,迅速出現休克跡象:意識模糊、四肢濕冷,血壓驟降至80/40mmHg,心率飆升110-120次/分。家屬告知醫生患者有結石病史,隨即做CT檢查顯示:左輸尿管上段有個約7mm的結石,伴腎積水。
急診科立即請泌尿外科郭天旺醫生會診,結合病史和影像學檢查,郭醫生判斷是結石長期梗阻引發感染,進而引起尿源性膿毒血癥導致休克。
據家屬回憶,患者在近期就曾反復出現寒戰、高熱癥狀,但當時僅在診所開藥打針緩解,不夠重視為此次病危埋下了隱患。
病情危急:實驗室指標提示全身感染嚴重
隨后的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感染及凝血功能指標令人驚心,也完全證實了郭醫生的判斷:降鈣素原>100 ng/ml(正常<0.05),C反應蛋白高達122 mg/L(正常<10),血小板計數在短時間內從234跌至99再降至60,同時伴凝血功能異常,中性粒細胞比值高達93.5%(成人正常40-75%),尿檢亞硝酸鹽2+、白細胞2+及潛血3+。這些指標,無一不在說明患者全身存在嚴重細菌感染和劇烈炎癥反應,高度警示尿源性膿毒血癥致休克的極高危狀態。
緊急手術:快速解除梗阻 患者轉危為安
“尿源性膿毒血癥伴休克是極其危險的急癥,發病急、進展快、死亡率高達20%-40%。”面對患者急速惡化的病情,中信惠州醫院泌尿外科郭天旺醫生表示必須盡快手術解除梗阻,引流膿液。
從11點單女士被收入泌尿外科病房,到11點40分被推入手術室,醫護人員僅用了40分鐘就完成了病情溝通、家屬簽字及所有術前準備,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手術室內,熊醫生、郭醫生攜醫護團隊密切協作,在局部麻醉下迅速為患者行經尿道左輸尿管支架置入術,可見大量膿性渾濁液體流出,隨后留置導尿管持續引流。術后給予積極升壓、補液及加強抗感染等治療,醫護人員嚴密監測,經過整夜的持續監護與治療,患者血壓逐漸回升至110/70mmHg,心率穩定在80-90次/分,生命體征終于趨于平穩,轉危為安。
至于輸尿管結石,中信惠州醫院泌尿外科郭天旺醫生表示此次手術若同時處理結石,可能會加劇感染,只能待患者感染好轉、解除危險后再擇期處理。
【科普時間】
小結石致大風險:警惕尿源性膿毒血癥的致命威脅
一顆小小的輸尿管結石,若造成梗阻、感染,其危害遠超想象。
中信惠州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指出:尿路梗阻會導致尿液無法排出,細菌易在局部滋生繁殖,進入血液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尿源性膿毒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泌尿系統的感染沒有控制好,病菌或者毒素跑到血液里,引起全身出現嚴重的炎癥反應。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診斷、治療不當,病情可急劇發展,導致感染性休克,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泌尿系結石、狹窄等,是引起該病的首要原因。此外,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等患者,也容易引發尿液感染,導致膿毒血癥。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必須積極處理結石、控制基礎疾病等,若出現高熱、寒顫、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尿量減少、意識障礙與焦躁等全身癥狀,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癥狀,務必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