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2歲的樊大娘開始持續感到身體乏力,食欲不振且睡眠不佳。起初她以為只是年紀大了的緣故,但隨著癥狀日益加重,同年7月在當地醫院多次就診未見好轉后,孝順的女兒帶她前往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求醫。經過十余天的詳細檢查,最終確診為右肺腺癌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腎積水。
面對診斷結果,全家人決定積極治療。9月,曾任老校長的丈夫陪同樊大娘轉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然而四次光子刀聯合免疫治療后,樊大娘不僅病情未見改善,反而出現嚴重食欲減退和明顯消瘦。當醫生建議化療時,考慮到母親的身體狀況和腎功能問題,女兒最終婉拒了這一治療方案。
住院期間,這位退休小學教師通過閱讀腫瘤防治資料偶然接觸到袁希福老中醫編撰的《關愛生命》手冊。書中闡述的"三聯平衡療法"理念深深打動了母女二人。9月20日,女兒便帶著虛弱不堪的母親前往求診。當時樊大娘已呈現典型惡病質狀態:嚴重消瘦、活動后心悸氣促、多汗、口苦伴白色粘痰等癥狀。袁老通過細致問診和脈象觀察后,開具了中藥處方并詳細指導用藥方法。
服藥半月后復診時,樊大娘欣喜地反饋食欲改善、氣促汗多等癥狀明顯減輕。2005年6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CT復查(CT號:06164)顯示右肺病灶顯著縮小。后續治療中,腫瘤持續縮小至瘢痕狀態,樊大娘生動地描述這一變化過程:"從雞蛋大小到核桃大小,最后變成疤痕"。
然而2005年11月,樊大娘的老伴也被確診為肺癌。雖然其身體狀況允許接受放化療,并在鄭大一附院進行治療,但不幸于次年離世。這一變故讓病情剛有好轉的樊大娘深受打擊。2006年11月16日漯河市中心醫院復查(CT號:26823)顯示其右肺癌已臨床治愈,樊大娘自覺體力精神明顯改善。
2012年6月5日的復查再次確認痊愈狀態。2017年3月11日,袁老專程赴漯河回訪時,85歲的樊大娘面色紅潤、行動自如。這位最終以88歲高齡離世的老人,其死因并非腫瘤復發。女兒后來向袁老表達感激之情:"是您讓我母親多活了16年"。
2023年,這個家庭再次與袁老結緣——樊大娘的女婿被鄭大一附院診斷為右肺腺癌術后。秉承著父母的治療經驗,女兒夫婦立即前來求治。經過中藥調理,至同年11月兩次復查均顯示病情穩定,患者日常已能正常練習太極拳。這個歷經兩代人、跨越近二十年的診療故事,見證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腫瘤管理中的獨特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