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癌癥抗爭的漫長道路上,中西醫結合療法始終被視為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案。然而,當現代醫學給出"無法手術、不宜放化療"的結論時,許多患者不得不將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傳統中醫藥。這不禁讓人思考:單純依靠中醫藥能否對抗癌癥?
2024年6月13日,由鄭州市衛健委主辦、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承辦的"袁氏三聯平衡學術交流會"隆重舉行。在這場中醫學術盛會上,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人袁希福分享的臨床案例,為這個難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典型案例一】白淑采 巨塊型肝癌(16.9cm×7.8cm) 康復23年
2000年10月,時年60歲的白淑采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確診為巨塊型肝癌,腫瘤體積達16.9cm×17.8cm,伴有肝內擴散和腹腔積液。面對無法手術的現實,患者家屬輾轉找到袁希福醫師。經過10劑中藥治療后,患者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明顯緩解;30劑后復查顯示腫瘤顯著縮小。經過一年多的系統治療,患者病情持續改善:2004年已能正常勞作;2013年復查顯示腫瘤縮小至6.5cm×7cm并出現鈣化;至2020年80歲高齡時,腫瘤進一步縮小至4.7cm×5.3cm。如今85歲的白淑采仍保持著良好的生活質量。
【典型案例二】呂權武 鼻咽癌腦轉移 康復10年
2014年8月,50歲的呂權武經北京多家三甲醫院確診為鼻咽癌腦轉移。在拒絕高風險手術后,患者一度放棄治療。同年11月開始接受袁希福醫師的中藥治療,4劑后疼痛明顯緩解。經過13個月的持續治療,患者重返工作崗位。至今10年過去,患者健康狀況良好。
這些案例表明,在特定情況下,中醫藥確實能為癌癥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袁希福醫師指出,中醫藥治療講究辨證施治,通過調節機體整體功能來抑制腫瘤發展。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相信通過中西醫的協同努力,人類終將在抗癌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讓更多患者重獲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