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凌晨,NBA又炸出一筆三方交易,主角是凱爾特人、老鷹和籃網。
簡單來說:波爾津吉斯去老鷹,曼恩和22號簽去籃網,凱爾特人拿到尼昂和一個次輪簽。
消息一出,球迷群直接炸了--不是因為交易有多震撼,而是這筆買賣背后藏著三支球隊完全不同的心思,有的在省錢,有的在賭命,有的在憋大招。
綠軍這筆操作的核心就兩個字:省錢。
波爾津吉斯去年幫凱爾特人拿冠軍立過大功,但今年季后賽徹底拉胯--場均7.7分+31.6%命中率,完全對不起3070萬美元的年薪。更關鍵的是,新老板鐵了心要降奢侈稅。先送走霍勒迪省了4000萬,再甩掉波神,兩筆操作直接讓球隊薪資低于第二土豪線450萬美元,總省稅金額達到驚人的2.38億美元。
換來的尼昂年薪僅850萬,是個能投三分的替補(上賽季場均9.9分),合同明年就到期。綠軍現在手里攥著3個次輪簽,明夏還能騰出空間追球星。說白了,他們就是在為后塔圖姆時代布局--省錢、攢籌碼、保持靈活性。
老鷹這筆交易風險不小。
波爾津吉斯過去兩年出勤率只有42場和67場,但老鷹看中了他空間型五號的戰術價值。下賽季他們的首發預計是:特雷楊+丹尼爾斯+杰倫約翰遜+波神+奧孔武,平均身高2.03米,攻防尺寸全面升級。
但代價也大:送走了即戰力曼恩+22號簽。曼恩在老鷹雖非核心,但防守積極,而22號簽在選秀大年足夠挑到優質新秀。老鷹顯然在賭--賭波神健康,賭特雷楊+波神的擋拆能撕開東部防線。
籃網才是隱藏贏家。
拿到曼恩(場均7.7分3籃板)和22號簽后,他們2025年選秀權累計到5個首輪+1個次輪,包括8號、19號、22號、26號、27號簽。這么多簽位,擺明了要干票大的。
向上交易簽位搶“小麥迪”艾斯貝利(本屆天賦最強新秀之一),或者打包換全明星。曼恩的合同還剩三年(均薪1550萬),屬于性價比拼圖,正好填籃網替補火力。
鉑金從紐約到獨行俠再到綠軍,他始終沒甩掉“玻璃人”標簽。這次加盟老鷹,可能是最后證明自己的機會。
曼恩半年被賣兩次,從快船到老鷹再到籃網。好在28歲還能跑能防,去籃網或許能穩定輪換。
尼昂四個月內換三隊(騎士→老鷹→綠軍),角色球員的漂泊寫照。
凱爾特人甩掉包袱后,杰倫·布朗的3億合同成了下一個清理目標;老鷹若沖不出成績,特雷楊可能申請交易;籃網手握5個首輪簽,隨時可能梭哈巨星。
這筆三方交易就像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省錢的已達成目標,賭博的押上籌碼,而囤貨的,正等著收割。
“重建球隊賭未來,爭冠球隊摳細節,只有鈔票和冠軍,才是NBA永恒的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