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初,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帶著整個政府辭職,普京重新任命總理——稅務局長米舒斯京上臺,成為新的俄羅斯總理。
美國媒體第一時間報道了新聞,結果鬧出了烏龍。
在美國之音的報道之中,米舒斯京的照片是個滿面笑容的老人,身后掛著列寧照片。很快有人指出,這個照片不是米舒斯京,而是普京的老對手和老朋友,俄共的領袖久加諾夫。
在被俄羅斯媒體指出錯誤后,美國之音立刻改了照片。
這件事首先反映出米舒斯京有多冷門,其次,久加諾夫的形象確實深入人心,他可能是除了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外,西方最熟悉的俄羅斯政客之一。
久加諾夫是如今俄共當之無愧的核心,是30年來的第一領袖。他多次參加總統大選,和葉利欽、普京都交過手。他前幾次大選,都是第二名,網友戲稱他為“千年老二”。
但普京對久加諾夫很尊重,俄共一直在國家杜馬有自己的位置,久加諾夫也經常出現在俄羅斯的重大場合——每次紅場閱兵,總有他的特寫畫面。
久加諾夫常給普京提意見,2024年普京連任成功,久加諾夫建議“先訪問東方”,普京果然先來中國。
在近十幾年,久加諾夫經常稱贊中國的發展成果,肯定中國的發展路線。
那么,久加諾夫其人有什么故事?他為什么多次參加大選,每次都當老二?他為何經常幫中國說話?
【一】
久加諾夫:老兵之子,理論大佬
2021年4月,俄共進行了自己的第18次代表大會,已經77歲高齡的久加諾夫,再一次當選為主席。自從1993年俄共建立,久加諾夫就一直是主席,30年沒變。
在如今的俄羅斯,俄共的力量雖不算大,但絕對不是小透明,是國家杜馬反對派里的大頭。在左翼力量中,俄共是中流砥柱,久加諾夫和普京私交也很好,能給普京出謀劃策。
不過,這位堅定的共產黨員,在蘇聯時代其實默默無聞,是個遠離權力中心的小人物。
1944年,久加諾夫出生在戰爭中的蘇聯奧廖爾,父母都是學校的教師。衛國戰爭里,久加諾夫的家庭遭遇重創,父親打仗身負重傷,變成殘疾人,所以回到后方生兒育女。
兒時的久加諾夫住在集體農莊,父親難以參加勞動,所以他小小年紀就幫農莊干活,父親教他木工,希望兒子以后當個工人。
他的童年也在家鄉奧廖爾度過,因為中學成績優秀,高中畢業后考入奧廖爾師范,學過數學、馬列哲學。
當時,擺在這些農村學子的路有兩條,一是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或者其他小地方當老師。二是走從政路線,但這需要資本,沒有家庭助力,就得參軍、入黨,爭取留在城市。
1963年,還在上大學的久加諾夫決定參軍,他在蘇聯的西伯利亞服役3年,期間表現優異,得以入黨。
服役結束后,久加諾夫回去完成學業,期間積極參加學校的共青團,60年代末被分配到奧廖爾州共青團委。
久加諾夫懂哲學,能寫文章、演講稿,開會也能講兩句,在團委內部比較吃香。
70年代,久加諾夫的仕途一帆風順,當上奧廖爾州團委書記,70年代末擔任奧廖爾州黨委第二書記,獲得去中央黨校進修的機會。
這時候久加諾夫3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按照蘇聯官場的晉升邏輯,到50歲前后,地方一把手有機會競爭中央崗位,如果成功,就能觸碰國家最高權力。
久加諾夫兢兢業業,在理論工作上深耕,80年代初脫穎而出,被調往莫斯科擔任宣傳部的儲備干部。
在之后的6年里,久加諾夫在蘇聯宣傳部工作,編寫、審查文化作品,搞黨校培訓,還給高級領導人潤色發言稿。
1989年,45歲的久加諾夫進入中央政治局擔任委員,并在次年成為“意識形態部”的副部長。
就在他即將手握大權的時候,戈爾巴喬夫把蘇聯給拆了。因為這個,久加諾夫晚年和戈爾巴喬夫吵了30年。
【二】
“我一輩子,都不原諒戈爾巴喬夫”
久加諾夫和戈爾巴喬夫,是俄羅斯出名的冤家。
兩人從1990年開始就吵架,久加諾夫是搞意識形態的專家,他非常反對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說這是自毀長城。
1991年,戈爾巴喬夫改革讓蘇聯風雨飄搖,久加諾夫多次公開聲討戈爾巴喬夫,直到蘇聯徹底解體。
蘇聯崩潰,碩大的官僚體系轟然倒塌,除了少數人精在俄羅斯時代賺了大錢外,大部分蘇聯官員都過得不好。
隨著蘇共被解散,久加諾夫失去了身份,直到1993年,他才和同志們重新組建了俄共。
彼時的俄共內,有資歷的老人很少,50歲的久加諾夫被選舉為俄共的主席。久加諾夫百感交集,如果蘇聯沒解散,這個年紀的自己可能是中央部委的主席,現在卻連開會的會場都要租賃。
久加諾夫帶著俄共領導在幾個大城市走動,聯絡前蘇聯的官員、軍人,并拉攏在經濟危機里的人民支持自己。
俄共組建之初,其實支持率并不高,可是架不住葉利欽太扶不上墻。
葉利欽第一個任期末尾,俄羅斯的經濟一塌糊涂,還加上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俄羅斯人如醍醐灌頂,突然醒悟過來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是“病夫”。
所以俄羅斯上下都在尋找改變,1996年大選,俄共異軍突起,得到貧困人口、軍人的大量支持。在民調里,久加諾夫的支持率高于葉利欽和另一個候選人——哥薩克將軍列別德。
久加諾夫帶著俄羅斯洶涌的民意殺來,他在莫斯科的競選機會聚集了幾萬人,現場紅旗招展,國際歌不斷響起。
所有左派都團結了起來,除了前主席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居然拒絕給久加諾夫站臺,這讓久加諾夫非常憤怒——再怎么說,自己也是代表老黨員,戈爾巴喬夫這就是跟老黨員們劃清了界限。
但當時的久加諾夫并沒有多緊張,因為自己勝券在握。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葉利欽后來和財閥聯合,發起了宣傳攻勢,并用經濟手段影響部分偏遠地區的選票。
當年夏天的大選里,久加諾夫以不到5%的差距敗選,他和整個俄羅斯左翼勢力受到巨大的打擊。
久加諾夫敗選后,開始批評葉利欽不正當競爭,還遷怒于戈爾巴喬夫。他拒絕出面,讓左翼失去大團結的機會,失去了不少老年選民。
直到十幾年后,他都在回憶1996年大選時說:“我不會原諒他?!?/p>
【三】
屢敗屢戰的候選人,普京贊其“愛國”
久加諾夫競選失敗,但他并不氣餒,這次大選起碼證明國內有近半數人民支持俄共,支持組建一個新的社會主義國家。
所以久加諾夫隱忍4年,在2000年再次參加大選,這次他的對手名不見經傳,是個叫普京的年輕人。
普京當時40出頭,以前干過圣彼得堡的副市長,當時最大的資歷就是干過總理,打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但久加諾夫參選,結果不出意料,又輸了。他又是得票率第二,得票率高達30%,看似輸得并不慘。
久加諾夫心底里知道,自己的失敗有一定的“必然性”。不光他,其他的參選人也對選舉表示懷疑,認為有內定的嫌疑。
可是隨著普京干得越來越好,國內對他的支持率不斷升高,到2004年大選,他的民調支持率超過75%,俄共索性放棄了總統競選。
之后在2008年、2012年、2018年、2024年大選里,久加諾夫都參與大選,得票率逐年降低。
2008年、2012年和2018年,他的得票率還能排第二,2024年只剩下不到5%,久加諾夫的心氣兒徹底沒了。
他明白,屬于左翼的時代結束了——國家經濟正常,人民對左翼沒有向往;蘇聯時代的老人們漸漸去世,沒人懷念紅旗了。
久加諾夫也在慢慢轉變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開始反對普京,說他是獨裁者,是財閥的代理人。
但隨著普京干的時間越來越長,且在海外和西方對抗,維護俄羅斯的國際利益、民族尊嚴,久加諾夫開始擁護普京。
2014年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后,久加諾夫帶著俄共唱贊歌,并呼吁全俄羅斯團結起來,應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
從這時候開始,俄共、久加諾夫和普京站在了統一陣線,一直到烏東危機白熱化,俄烏戰爭爆發,久加諾夫都和普京來往甚密。
普京感謝久加諾夫把左翼團結在自己周圍,他多次稱贊久加諾夫是“忠誠的愛國者”,并經常聽取久加諾夫的意見——2024年他連任成功,就是久加諾夫勸他第一次訪問應該去東方。
久加諾夫支持普京,但并沒有徹底放棄管理俄共,他連任了30年的俄共總書記,雖然基本盤越來越小,但久加諾夫在努力吸納新鮮血液。
俄共從以前單純的左翼政黨,開始變成關心環保的科技,并為年輕人的就業、生活操心的平民化政黨。
在對外交往上,俄共和海外友好國家交流頻繁,久加諾夫尤其推崇中國政府的的發展經驗,經常在國內宣傳中國的成就。
久加諾夫多次到訪中國,和蘇聯相比,中國成功的改革開放讓久加諾夫感慨萬千。
他曾在媒體上公開表示,中國的道路,對俄羅斯有巨大的借鑒意義,和中國進行經濟、科技合作,能讓俄羅斯在和西方的對抗中獲得幫助。
2013年后,中國推動“一帶一路”計劃,久加諾夫在俄共的刊物上表示支持,因為他本就是“多極化”的堅定支持者。
久加諾夫在國內當“中吹”,其實一定程度也是在幫自己。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繁榮昌盛,讓久加諾夫看到了夢想中的俄羅斯。他曾多次在國家杜馬批評俄羅斯的經濟制度,搞得貧富差距加大,經濟缺乏活力,科技落后,淪為一個資源國。
同時,中國的繁榮,也給了俄共理論、現實的雙料支持,久加諾夫以此來吸引年輕人,證明左翼黨的生命力。
俄烏戰爭爆發后,久加諾夫號召人們支持普京,說“這是又一場抵抗納粹的戰爭”。這讓普京很滿意,已經不太景氣的俄共,在杜馬內得到了一些重視。
但俄共現在青黃不接,80歲的老書記久加諾夫不知道能支棱多久,他身后缺乏一個接班人,這可能是這位老黨員晚年最心酸的事。
參考資料:
1.《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眼中的全球化和俄羅斯的命運》,李新;王珺
2.《根·安·久加諾夫及其主張》,劉彥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