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云南訊www.cnatv.com.cn(記者永光華通訊員羅貴元)2024年,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381元,在全州率先突破2萬元大關,全省高質量發展評價元謀縣排名全省前10。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該縣自2022年被列為全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縣以來,堅定不移走“數字+農業”發展道路,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現代化、鄉村治理和民生服務結出的豐碩成果。
(智慧物聯網監測系統。元謀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元謀縣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將筑牢數字基礎設施作為首要任務,構建起覆蓋城鄉的“硬支撐”。全縣建成開通692個5G基站,實現縣鄉村三級5G網絡全覆蓋,農村家庭寬帶普及率達100%。投資1300萬元建成的農業大數據中心,如同全縣的“數字大腦”,接入了氣象、土壤、市場等11套系統,連接著全縣2個批發市場、13家育苗基地、22家種植基地、30家農資門店及10家電商企業,初步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鏈”。該中心整合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數據超2億條,為精準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元謀縣農業大數據中心。元謀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數字動能正深刻重塑元謀的傳統農業,成為驅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在種業端,依托數字化管理系統,全要素收錄縣域育繁種企業與基地信息,繪制出精準的“品種地圖”,實現種子繁育全程可追溯。全縣建成工廠化育苗鋼架大棚525個,設施面積60萬平方米,年育苗12億株,數字賦能讓“南繁育種天堂”更具競爭力。在種植端,全縣建成15個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全部安裝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和智慧物聯網監測系統;在57個種苗工廠與種植基地部署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環境參數;通過“菜園數字孿生平臺”對13家蔬菜基地進行3D可視化監管,病蟲害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0%以上,真正實現“數據驅動、精準種植”。在灌溉端,采用PPP模式實施的20萬畝大型灌區高效智能節水灌溉工程成效顯著,建成1150公里供水管網、49座水庫及管道自動化控制系統,布設6925套智能水表、發放12304張水卡,實現“刷卡取水、按需灌溉”。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2提升至0.9,年節水超2800萬立方米,供水保障率從75%提升至90%以上。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的應用更實現了“按需灌溉、精準施肥”,畝均節水30%、節肥20%、增產15%。
(高效智能節水灌溉。元謀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數字紅利最終落腳點在惠及民生,繪就百姓生活的“新圖景”。聚焦富民產業,“元謀農服”APP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市場信息、金融服務等“一站式”服務,累計服務農戶超100萬人次。建成的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0個鄉鎮服務站和67個村級服務點,培育的20家電商企業,共同推動2024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5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超2000元。聚焦惠民服務,“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實現了縣域醫共體藥品統一管理和州、縣、鄉三級醫療機構云心電、云影像覆蓋,66個村衛生室可享遠程診療;“智慧教育”應用讓全縣118所城鄉學校實現“同步課堂、同步教研”,優質教育資源惠及鄉村學子。聚焦鄉村治理,整合多部門數據的鄉村治理“一張網”平臺,實現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事件“全程監管、分級處置”,事件辦結率提升至98%。
(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元謀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元謀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和重要引擎。雖然試點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獲評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南繁冬夏繁國家級制種大縣、全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等,但仍需持續深化。未來,元謀縣將進一步深化數字賦能,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種業”“數字+冷鏈物流”等新場景;進一步強化數據應用,完善農業大數據中心功能,提升決策科學性;進一步擴大試點成果,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努力打造數字鄉村建設的“元謀樣板”,為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值班編輯:陌封 責任編輯:永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