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K線圖?
在18世紀的日本,有一個名叫本間宗久的米商,他為了記錄市場米價的波動,發明了一套圖形繪制方法。
把一天中大米的開盤價和收盤價,連成長方形的蠟燭。
再把最高價和最低價連接在一起,取名為上影線和下影線。
如果當天米價漲了就抹成白色的蠟燭,名為陽燭。如果米價跌了就抹成黑色,名為陰燭。
因其形狀類似一根根蠟燭就被稱為蠟燭圖。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人史蒂夫.尼森將蠟燭圖引入西方股市,以及期貨市場。
因此,蠟燭圖就成了股市的K線圖。陽燭和陰燭變為陽線和陰線。顏色也變成綠色上漲和紅色下跌(這是西方的表示方法,國內相反,紅色上漲綠色下跌)。而中間蠟燭的身體部分被稱為“實體”。
K線圖可以按任何的時間周期繪制,以每天的價格繪制的K線圖就稱為日K線,以每月的價格繪制的K線圖就稱為月K線,此外,還有周K線、年K線等等。
K線圖的不同形態及其傳遞的信息
K線圖可以說是市場的語言,暗含著市場情緒的變化。每一根K線的形狀以及多根K線構成的不同形態,都可以傳遞豐富的市場信息。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K線常見的2種形態。
第一種:大陽線和大陰線。例如一只個股當天開盤價10塊錢,收盤價100塊錢,就會形成大陽線;相反,如果當天開盤價100塊錢,收盤價10塊,就會出現大陰線。
大陽線說明 當天 市場買方力量很強,多數投資者看好股價持續上漲。
大陰線則代表市場賣方力量很強,投資者普遍看跌市場開始拋售股票。
第二種:十字星。K線的十字星形態就像是一個十字架,它表示當天股價開盤價和收盤價差別不大。但盤中股價波動很大,
例如,當天股價開盤價是10塊錢,曾經跌到1塊,也曾上漲到20塊,最后收盤價又回到10塊附近。
十字星形態說明當天市場買方和賣方力量均衡,相互拉扯。但最后仍然無法分出勝負。
一般而言,十字星如果出現在高位,市場就會有下跌的可能,出現在低位后市場則大概率上漲,是一個反轉的信號。
核心要點
K線圖又稱蠟燭圖,每根K線由三部分組成——實體、影線和顏色,有四個數據點——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和收盤價。
我們可以通過三個角度來分析每根K線:實體的大小、影線的長度、交易量。
因其簡潔美觀且易于解讀,K線圖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金融資產市場中。
K線圖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主體、影線和顏色。
每根K線中有四個數據點:特定時間段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
開盤價是指該特定時期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收盤價是該時期最后一筆交易的成交價。通過連接開盤價和收盤價繪制的矩形被認為是K線的實體。
連接最高價和實體之間的垂直線稱為燭臺的上影線。而連接最低價和實體之間的垂直線稱為下影線。
如果收盤價高于開盤價,則K線通常被繪制成空心的綠色,形成代表價格上漲的陽線。相反,如果收盤價低于開盤價,則K線通常被涂成實體的紅色以表示陰線。這是國外的表示方法,國內相反,陽線以紅色表示,陰線以綠色表示。
特殊情況發生在開盤價和收盤價幾乎相等時,這種情況下的K線通常稱為「十字星」。
總而言之,實體顯示當天的開盤價和收盤價,影線顯示當天的高點和低點,顏色表明K線形成期間的移動方向。
如何解讀K線
每根K線都講述了多頭和空頭之間博弈的故事。要成為專業交易者,您需要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懂K線。
一般來說,交易者可以通過檢查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K線:
1、實體大小
具有大實體的陽線表明買家處于強勢地位。相反,具有大實體的陰線表明賣方處于強勢。
2、陰影的長度
長影線表明價格一度波動很大,但最終回歸原來的價格水平,顯示出市場情緒處于不確定性中。而短影線表示市場相對溫和。 一般來說,影線越長,價格向影線相反方向移動的可能性就越大。
3、交易量
分析K線時值得注意的一個關鍵指標是與其綁定的交易量。如果價格上漲伴隨著交易量的增加,上漲趨勢增強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如果價格大幅上漲而成交量減少,則暗示漲勢或許不能持續很久。
K線圖非常直觀地傳遞了市場交易信息,因此被廣泛用于外匯、商品、國債和股票等各種金融資產市場。
學會如何看K線圖,并解讀K線圖傳遞的市場信息,是每一個投資者的必備技能。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簡單實用的投資技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