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江南大學商學院主辦、江南大學國際交流處及研究生工作部、無錫市高新區人才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電子商務協會等單位聯合支持的“江南大學第一期絲路留學生思享會主題論壇暨絲路項目實習基地簽約儀式”,在商學院116東方廳舉行。活動以“絲路連心 智匯江南”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教育合作與產教融合,通過絲路留學生主題分享、實習基地簽約、素質活動基金捐贈、經濟文化對話四大板塊,搭建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新平臺。江南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倪曄、副處長王胤、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陳周、商學院黨委書記劉長青、副院長王雷、無錫市高新區人才集團董事長嚴茵、無錫市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須科及15家中國企業、行業協會代表出席,30多名絲路項目留學生參與。活動由MBA/MEM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唐杰主持。
倪曄在致辭中簡要回顧了江南大學絲路項目的建設情況,表示江南大學秉承“推進‘一帶一路’,深化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立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發展與創新實踐,服務沿線國家中國企業及東道國企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中國經驗、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她表示,希望主題論壇的舉辦及實習基地的簽約,能促進江南大學國際教育的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為高校與企業、政府與協會構建了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交流與合作生態。
王雷與江蘇佳利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雅迪集團、中聯金集團無錫市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無錫科銳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陰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署“絲路項目教學實習基地”協議。陳周、王胤分別與企業代表為“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實習基地的簽約共建,將定向為絲路項目留學生提供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項目運營等管理領域的實踐崗位,助力留學生將學術能力轉化為產業動能。
實習基地簽約
實習基地揭牌
中聯金集團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向江南大學商學院捐贈五萬元,并設立“中聯金-江南大學絲路留學生素質活動基金”,專項支持絲路留學生素質提升活動項目。劉長青向中聯金集團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貝拉女士頒發捐贈證書。
在留學生主題論壇環節,來自阿富汗的絲路項目2024級留學生許強力和王俊逸以《阿富汗在一帶一路與絲綢之路的戰略角色》為題,為大家展示了阿富汗的地理風貌,剖析了阿富汗作為歐亞大陸“一帶一路”樞紐的經貿潛力。來自埃及的絲路項目2024級留學生莎莎以《深度剖析埃及消費市場:機遇、挑戰與成功策略》為題作主題演講,基于本土化洞察揭示埃及消費市場的新機遇,并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分析,為在場企業提供了鮮活的區域市場決策參考。
在“中國企業與留學生面對面”環節,來自制造業、服務業、信息技術、跨境電商等領域的企業和協會代表,就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人才服務政策、創業環境、市場與產業拓展等議題與絲路留學生展開對話。與會企業代表和留學生踴躍交流,紛紛表示期待雙方能盡快展開實習及項目合作。
劉長青在總結中肯定了三位絲路留學生主題分享的實踐價值,對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基地、企業捐資設立素質活動基金表示歡迎和感謝,并簡要闡述了未來校企協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向。
江南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和地方產業優勢,從2020年起創辦《“絲綢之路”工商管理(MBA)校企聯合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項目連續五年獲批教育部"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累計招收阿富汗、埃及、也門、巴基斯坦、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67名留學生攻讀MBA學位。商學院積極組織“絲路留學生思享會主題論壇”,期望提升項目校企聯合培養的核心價值,搭建企業和學校、留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共敘發展、共簽協議、共謀未來。未來,商學院還將持續把絲路留學生思享會活動打造為匯聚多元聲音、鏈接教育資源和產業資源的國際化交流平臺,推動絲路項目教育合作與經貿往來雙軌并行,不斷提升“留學江南”品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