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市中心硝煙未散,以色列精準情報再次刺穿伊朗軍事心臟,新任最高指揮官阿里·沙德馬尼的殉職暴露了這個中東大國情報系統的致命裂痕。
阿里·沙德馬尼的生命定格在2025年6月25日,伊朗武裝部隊正式宣布,這位在以色列空襲中重傷的高級指揮官最終不治身亡。
距離他接替遇刺前任拉希德成為哈塔姆安比亞中央總部指揮官,僅僅過去了四天。
以色列國防軍早在17日便宣稱,他們根據“精確情報”和“突然出現的機會”,對德黑蘭市中心指揮中心實施了斬首式打擊。
沙德馬尼領導的哈塔姆安比亞中央總部憤怒譴責這是“犯罪行為”,誓言將進行“嚴厲報復”。
與此同時,伊朗情報部門在西南部胡齊斯坦省展開雷霆行動,一舉逮捕26名涉嫌為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的嫌疑人。
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大規??找u以來,伊朗已在全國抓捕超過700名“內鬼”嫌疑人員。
沙德馬尼的隕落與以色列的精準獵殺
沙德馬尼的軍事生涯始于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作為革命衛隊首批骨干,他在兩伊戰爭中嶄露頭角。
2025年6月13日,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任命他接替被炸身亡的前任拉希德時,這位65歲的老將正式成為伊朗軍事體系的核心人物。
以色列軍方稱他為“戰時參謀長、最高軍事指揮官、與哈梅內伊關系最密切的人物”,這一身份標簽使他成為以軍情報系統的頭號目標。
6月17日上午,德黑蘭市中心指揮中心會議室里,沙德馬尼正與數名高級軍官商討應對以色列近期空襲的策略。
會議開始不到十分鐘,F-35隱形戰機投擲的精確制導炸彈便穿透建筑——防空雷達全程靜默,未發出任何預警。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事后輕描淡寫地稱之為“利用突發情報機會”,沙德馬尼在瓦礫中被救出時已生命垂危,八天后終告不治。
哈塔姆安比亞中央總部作為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下轄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兩周內連損兩任指揮官。
這一打擊迫使伊朗軍方緊急任命哈桑·特赫拉尼為新指揮官,并立即啟動指揮中心分散化計劃。
以色列五輪空襲摧毀伊朗軍事核心
沙德馬尼遇刺只是以色列“崛起的雄獅”行動的延續,6月13日凌晨,中東夜空被戰火撕裂,以色列空軍發動了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空襲。
連續五波攻擊中,36處伊朗軍事設施遭到精準打擊,德黑蘭導彈研發中心、伊斯法罕鈾濃縮工廠、阿巴斯港無人機基地相繼陷入火海。
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里等十余名高級將領在總指揮部被炸身亡。
以色列在此次行動中展示了令人膽寒的情報能力
據以色列空軍司令部披露,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剛走進德黑蘭南部的指揮總部,空射巡航導彈便接踵而至,整座建筑瞬間化為齏粉,當時正在開會的核科學家小組也未能幸免。
伊朗國防部事后評估損失慘重,9個地下彈藥庫連環爆炸,3座“流星-3”中程導彈發射架被毀,霍爾木茲海峽沿岸12個雷達站全部失聯。
官方通報的傷亡數字不斷攀升——從最初的78死329傷8,到后續統計的585人死亡,而以色列僅承認造成24人死亡。
間諜網絡與伊朗的肅反風暴
沙德馬尼遇刺事件猶如一面照妖鏡,暴露出伊朗情報系統的系統性潰敗,伊朗議長卡利巴夫在閉門會議中承認:“近期襲擊多由內部滲透者實施”。
6月16日,伊斯法罕監獄的絞刑架上,曾向摩薩德提供戰略地點位置和軍事部署情報的伊斯梅爾·費克里結束生命,這是伊朗近兩個月內處決的第三名摩薩德間諜。
肅反行動在北部省份同步推進,安全部門查獲200公斤爆炸物、23架無人機,逮捕兩名摩薩德特工。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通過三種方式滲透伊朗,策反親西方勢力,部分伊朗精英認為與美以合作可實現現代化、建立潛伏小組,甚至在伊朗境內建立無人機組裝基地、利用民生困境,長期制裁下部分民眾為金錢背叛國家。
更令伊朗高層膽寒的是,革命衛隊情報部門負責人卡澤米等反間諜專家接連遭暗殺,當負責清除內鬼的人自身成為清除目標,伊朗情報體系已陷入自我吞噬的惡性循環。
地區安全格局的重構
沙德馬尼殉職當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發表致國民公開信,宣布“這場由以色列挑起、持續12天的戰爭宣告結束”,但哈塔姆安比亞中央總部的復仇誓言猶在耳畔。
伊朗的報復手段包括15馬赫高超音速導彈
這些導彈曾突破以色列“鐵穹”及“箭-3”反導系統,重創特拉維夫基里亞軍事基地,在街道上留下直徑25米的彈坑。
然而軍事分析顯示,伊朗導彈庫存消耗超20%(原約2000枚),而對民用設施打擊效果有限。
以色列的防御同樣代價高昂
單日攔截成本達2.85億美元,防空導彈庫存告急,雙方陷入非對稱消耗戰,伊朗每枚導彈造價不足百萬美元,而以軍“箭-3”攔截彈單價高達350萬美元。
地區國家被迫選邊站隊
約旦攔截飛越領空的伊朗導彈,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協同發動襲擊,美國向以色列開放伊拉克領空并提供“薩德”系統支援,雙航母戰斗群駛入波斯灣。
全球經濟神經隨之震顫
國際油價因霍爾木茲海峽封鎖風險單日暴漲8%,布倫特原油突破120美元/桶,以色列貨幣謝克爾匯率暴跌7%,中國啟動撤僑,俄羅斯調解失敗,聯合國停火呼吁淪為空洞回聲。
伊朗的戰略困境
沙德馬尼之死將伊朗推向核選擇的十字路口
議會激進派議員提議退出《核不擴散條約》——該國濃縮鈾豐度已達60%,以色列情報機構評估其“數周內可造核彈”。
軍事指揮體系的重建困難重重
新任指揮官特赫拉尼將關鍵設施遷往地下掩體,決策權分散至七大軍區,但德黑蘭街頭同時上演著兩場游行,反以示威者高舉沙德馬尼畫像,而因物價飛漲抗議的民眾高喊“不要戰爭要面包”。
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被曝轉入地下掩體辦公,其子莫杰塔巴作為潛在接班人頻繁代行職責,權力交接危機與親美派、保守派的路線之爭,使伊朗決策層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專機“錫安之翼”在沖突高峰期間飛往希臘避難,被解讀為核打擊擔憂的信號,這種相互摧毀的恐怖平衡,使中東正滑向無法回頭的深淵。
胡齊斯坦省被捕的26名間諜嫌疑人被押往德黑蘭受審。
德黑蘭大學政治系教授雷扎·塔瓦尼在紀念沙德馬尼的集會上對人群苦笑:“我們總在埋葬指揮官時迎來新指揮官,又在絞死間諜時培養新間諜?!?/p>
街道對面,面包店老板正更換被沖擊波震碎的櫥窗玻璃,伊朗總統宣布戰爭結束的公開信墨跡未干,中東地區已就籠罩在陰云之下。
信息來源:
伊朗一高級軍事指揮官遭以空襲后不治身亡——中國新聞網2025-06-26
伊朗逮捕26名涉嫌給以色列當間諜的人——紅星新聞2025-06-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