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特別的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四川省雙流中學楊李怡老師與學生的高考賭約,便是這樣一則充滿溫度與思考的佳話。
楊李怡老師和學生約定 “全程共戰高考”,若考不到 640 分以上就請全班吃飯。這個看似玩笑的賭約,實則蘊含著老師對學生的激勵與陪伴。6 月 25 日 18:30,四川 2025 年高考成績放榜,楊老師取得 637 分,離約定分數僅差 3 分。
成績揭曉后,楊老師笑著表示學生已在計劃 “報復” 他的錢包,自己會兌現請客吃飯的承諾。同時,他特意強調不會填志愿,不會占用四川省的錄取名額,不會影響本科分數線,展現出了嚴謹與負責。
剖析楊老師的各科成績,數學 146 分、外語 144 分、物理 96 分接近滿分,這些優勢彰顯了他扎實的學科功底。然而,語文、化學和地理稍弱。楊老師也由此感嘆,賦分科目要努力學習才能考高分,這無疑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經驗。
有學生因考得不好覺得沒臉見老師,楊老師回復道: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因高考失利就否定自己。這簡單的話語,卻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學生迷茫的內心,體現出老師對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一次的失敗并不能決定一生。
楊老師此次行為撕開了傳統教育認知的口子。長久以來,“老師只傳道授業,參加高考是不務正業” 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楊老師用行動打破了這一觀念,讓大家看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并肩作戰的陪伴。這種沉浸式教育比空洞的口號更有力量,它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反觀一些只盯著學生成績,自己卻對高考題型、難度等一無所知的老師,楊老師的行為更顯難能可貴。這不禁讓我們思考,教育者是否應該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這 3 分之差背后,隱藏的是教育的真相和提分的密碼,那就是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困境,與他們同甘共苦。
這場賭約雖已落下帷幕,但它帶來的教育啟示卻將長久地影響著我們。它讓我們看到教育不僅要有知識的灌溉,更要有情感的滋養和深度的參與,如此才能培育出茁壯成長的未來之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