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曾經在工位地板上都能發現頭發絲的脫發女孩,我太懂那種邊敲鍵盤邊焦慮頭頂的滋味了。會議室強光一打,感覺分分鐘暴露頭皮。掙扎了大半年,掉發終于從掉很多回歸到相對正常范圍,發根也感覺抓得更牢了。分享下我是怎么把養發塞進忙碌的打工日常的,沒那么多儀式感,貴在堅持。
通勤路上:爭分奪秒的做做手指操
站著或坐著,只要不是人擠人到動彈不得,我會用指腹輕輕按壓頭皮。從前額發際線開始,慢慢按到頭頂、兩側,再到后腦勺。不用很復雜,就是像彈鋼琴一樣點點點,或者小幅度打圈。幾分鐘就好,目的不是生發,是促進血液循環,喚醒毛囊。閉目養神順便做了,比刷手機焦慮強。
包里常備小物: 一定放一把寬齒梳,最好是木梳或牛角梳,減少靜電。下地鐵/到公司前,或者午休后,拿出來從發梢開始,溫柔地梳通打結。這比粗暴拉扯對脆弱頭發友好太多。還有一小瓶護發精油,如果發尾毛躁干枯,取一滴搓在發梢,能減少后續摩擦斷裂。
工位方寸間:細節決定發量
水杯不離手: 脫水會讓頭發干枯易斷。我買了個大容量水杯放桌上,設手機鬧鐘提醒喝水。溫開水最好,遠離含糖飲料。
午休的時候補充點混合堅果(補充維生素E和鋅)、即食雞胸肉/鹵蛋(優質蛋白)、小番茄/藍莓(抗氧化)。
調整坐姿,解放頭皮: 以前愛扎緊丸子頭或高馬尾,一扎一整天,頭皮被扯得發麻。現在盡量披發或者扎低而松的發髻/辮子,用電話線圈那種彈性大的發圈。開會需要精神點?就扎松點,隔一兩小時拆開放松幾分鐘。
屏幕便簽小提醒: 貼個便利貼在電腦邊角:別熬夜!放松肩頸! 提醒自己別久坐駝背會影響頭部供血,也暗示晚上早點收工。
清潔時刻:溫和才是第一位
洗頭時機: 盡量不在早起趕時間時洗頭。我選擇晚上下班回家后,有充足時間讓頭發自然干,或者溫和吹干。
洗發產品選擇: 試過不少宣稱防脫的,有的太干澀,有的洗完頭癢。吸引我的點是它沒有添加刺激的成分,用的是相對溫和的清潔體系,復配了側柏葉、姜黃這些聽起來比較實在的植物成分。洗感不錯,泡沫適中,洗完頭皮是那種干凈的清爽,不會緊繃或假滑。用了快兩瓶,最大的感受是掉發明顯少了,洗頭時堵地漏的情況大大緩解,但把頭皮環境搞健康了,掉得少就是贏。
吹干技巧: 如果晚上洗,會先用干發帽吸走多余水分,然后吹風機開中低檔溫度,距離頭發至少15-20cm,先吹發根再吹發梢。吹到七八成干就停,發尾抹點精油自然干透。
堅持這些碎片化的小習慣大半年,最開心的不是頭發暴增,而是:
1. 洗頭、梳頭掉的頭發量真的少了一大截! 這是最直觀的進步。
2. 發根感覺“立”得住一些了,頭發整體看起來沒那么扁塌貼頭皮。
3. 頭皮狀態更健康了,很少癢或長小紅疙瘩。
對抗脫發,對我們普通打工人來說,真沒必要搞得太復雜或昂貴。在日常生活縫隙里,找到那些能順手做、容易堅持的小改變,日積月累,頭發會感受到你的用心。在工位這個小小戰場上,我們也能為發絲贏得一片生機。堅持下去,時間會給你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