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今年高考成績已經出爐,對于各地考生來說幾家歡喜幾家愁,由于每個省份的本科錄取分數線不同,這就導致了每個省份的本科錄取分數線不同。
比如上海考生只需要考402分以上,就能上本科,而新疆考生更低,280分就能上本科,最難的莫過于河南考生!
十年的寒窗苦讀,只為高考后查分,對于高考的考生而言,每一分都將意味著他們能夠大學的命運。
隨著各地陸續公布高考成績后,捷報也從四面八方飛來,有的班級全員超過600分。
沈陽的東北育才學校,更是有五位學霸,像約好了似的,齊刷刷考過了700分大關,無數考生對著成績單尖叫,不敢相信自己竟有如此超常的發揮。
不過也有考很低的分數,雖然成績不理想,但還是選擇接受現實,因為這已經是她為自己爭取到的最好成績,是個人奮斗史上的新高峰。
隨著媒體的公布,如今全國31個省市都已經公布了本地的本科錄取線。
上海作為國內第一大城市,有著出眾的教育資源,今年的本科線402分。
當然,上海總分只有660分,跟全國卷體系的750分不是一個計量單位,分數線自然顯得低,這可以理解。
但有些地方,就算把分制換算過來,也依然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比如青海,今年物理類本科線只要350分,歷史類也僅為405分,也就是說一個理科生考到350分,就能在青海讀本科。
更“夸張”的是新疆,理科本科線低至280分,文科330分,280分,在很多省份可能連個好點的專科都摸不到,但在新疆,它就是本科的入場券,就連理科一本線,也才421分。
幾家歡喜幾家愁,當這些省份的高考都因低分考上好的本科學校后,對于那些高科大省的學生來說,即便考了高分也不一定能夠進入本科,尤其是河南考生。
河南是出了名的高考大省,每年的高考人數基本上都突破百萬,占全國考生總數的十分之一,河南的高考學生想要考上本科就要考出更高的分數。
今年河南高考分數為文科471、理科427分,這是什么概念?河南的歷史類本科線(471分),已經輕松超過了新疆的文科一本線(451分)。
換句話說,一個河南考生拼盡全力才夠到的本科門檻,在新疆,已經可以邁入重點大學的行列。
廣東的情況同樣慘烈。歷史類本科線464分,物理類436分。而含金量更高的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相當于以往的一本線),歷史類竟高達557分,物理類也達到了534分。
沒有親身經歷的高考查文的人,很難體會那種扎心的感覺,一樣的年紀,一樣的寒窗苦讀,為何通往大學的橋,寬度卻如此不同?
這背后,其實是因為規則的不同,上海的卷子和總分都自成一派,它的分數線沒有太多可比性。
而新疆、青海這些西部省份,分數線之所以相對較低,原因很現實,那里地廣人稀,教育資源相對沒那么集中,經濟也沒那么發達,考生數量自然也少。
為了保證當地孩子有學上,也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分數線必須劃在一個能確保一定錄取率的水平上。
可河南和廣東,是兩個省份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巨無霸,考生動輒上百萬,省內頂尖大學的數量,卻遠遠喂不飽這些百萬大軍,所以就會導致僧多粥少,供需關系徹底失衡。
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更高的分數去擠掉你身邊的同伴,分數線,就這樣被一年比一年激烈的競爭,活生生抬到了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度。
我們應當理解,每個省份的分數線都是因地制宜,是教育部門在權衡了各種復雜因素后做出的通盤考量,為了區域平衡,也為了給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更多機會。
對于河南的考生來說,也不用太過焦慮與不甘,高考雖然很重要,但考不上好的學校也不要氣悶,以后可以選擇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
高考是一場篩選,它考驗知識,也考驗心性,只是對有些孩子來說,在踏入考場前,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被腳下的這片土地,悄悄稱過了斤兩。
大家都在拼命游向對岸,只是有人的海域風平浪靜,有人的海域,卻是驚濤駭浪。
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用統一的標尺丈量人生,而是讓每個個體在既定的坐標系中,找到突破局限的可能。
就像戈壁灘上的胡楊,即便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也能以倔強的姿態伸向天空,高考或許是一場 “被地域稱重” 的篩選,但最終定義你人生重量的,永遠是你在風雨中扎根的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