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揭曉,接下來就是選城市、選大學了。
而對于各大城市來講,得大學生者得未來。
畢竟,城市的競爭就是科創的競爭,產業跟著人才走。
西安,一直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有一個明顯的標簽,那就是大學多。
那么,全國各大城市在校大學生數量大比拼中,西安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01
誰是中國大學生第一城?
各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一般會披露截止上年末城市在校大學生數量的。
地產房劍統計了24所主要城市的數據,除了昆明等個別城市為2023年末的數據之外,其余城市均為2024年末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指的大學生,包含研究生、本??粕?。
在這些城市中,廣州以168.12萬的在校大學生人數,位居中國大學生第一城!
鄭州、武漢,則分別以150.77萬人、141.16萬人,位列第二、第三。
廣州、武漢是傳統的高等教育資源聚集的城市,鄭州150.77萬人則令人比較意外。
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鄭州的大學數量并不多。
鄭州的數據規模之所以龐大,主要是因為鄭州有大量的專科院校。鄭州73所高校中,本科高校28所,???5所。
2024年末,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百萬的城市,除了廣州、鄭州、武漢之外,還有成都、重慶、北京、南京、西安。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8座城市擁有百萬在校大學生!
如果說在校大學生數量代表的是規模,那么研究生數量則代表的是含金量。
2024年末,研究生在校生數量排在前五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
其中,北京以47.5萬名在校研究生位居榜首,并且遙遙領先,相當于第二名、第三名之和。
上海、南京、武漢的研究生數量則在“20萬+”,西安距離20萬只有一步之遙。
另外,廣州的在校研究生數量也超過了15萬人。
除了研究生在校生數量之外,還有一個評判各城市高校質量的指標,那就是“雙一流”大學數量。
在“雙一流”大學數量方面,北京以35所遙遙領先,相當于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南京之和。
武漢、西安、成都、廣州,則分別以7所雙一流大學并列第四。
結合在校大學生數量、在校研究生數量、“雙一流”大學數量,這些主要城市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經形成了鮮明的梯隊:
- 第一梯隊:北京、上海、南京
- 第二梯隊:武漢、西安、廣州、成都
- 第三梯隊:杭州、長沙、天津、重慶等城市
- 其它城市就是第四梯隊了。
當然,高等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平衡,也是非常突出的,很多經濟強市的高校資源則處于落后地位。
最典型的就是深圳。
作為一線城市、GDP3.68萬億的城市,深圳擁有10家世界500強、423家上市公司,但深圳的普通高等學校只有16所,在校生16.8萬人,人才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是失衡的。
因此,深圳這些年正在努力建大學,補短板。
02
西安的地位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西安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排在全國各大城市第8、在校研究生數量排在第5、“雙一流”大學并列第四,整體實力處于全國第二梯隊。
而翻開過去十年西安在校本??茖W生數量、在校研究生數量,會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在校研究生數量增速更快。
2015年的時候,西安在校本??茖W生數量為75.75萬人、在校大學生數量為9.14萬人。
到了2024年的時候,這兩個數據分別為85.56萬人、19.71萬人。
十年時間,本??圃谛I鷶盗吭鲩L了12.95%,研究生在校生數量則翻倍!
按照這個趨勢,西安將會成為全國第5座在校研究生數量超過20萬人的城市,西安的人才質量正在不斷提升。
按照2024年末西安常住人口1316.76萬人,在校大學生數量(含本專科、研究生)105.27萬人計算,每12個人里面就有1個是在校大學生。
當然,在校大學生數量只代表的是現在,如何將這些大學生留下,才是重點。
人才與產業,是關聯的。
人才會流向有產業的地方,產業也會選擇人才聚集的地方。
在很多年時間里,西安并沒有將這種人才優勢發揮為產業優勢,大量的大學生畢業之后流向東部沿海城市,這種現象被稱為“孔雀東南飛”。
在過去幾年的搶人大戰中,2020年的時候西安發布了“百萬大學生留西安5年行動計劃”。
為了留下大學生,西安先后推出了人才新政、戶籍新政、就業創業新政、安居新政等系列引人留人政策。
就在這兩天,西安住建部門還推出了大學畢業生住房保障相關措施。
其中包括:普通高校大學生畢業后3年內或“雙一流”院校大學生畢業后5年內,首次申請入住大學生安居試點項目,享受2年租金減免,減免比例不低于承租項目租金備案價格的50%。
為鼓勵更多新畢業大學生來西安求職就業,每年適時推出指定房源,開展新畢業大學生專項租金優惠公益活動,加大減免幅度。對租賃期滿1個月的新畢業大學生,給予7天的租金減免(不含物業、水電等費用);對租賃期滿1年及以上的新畢業大學生,給予最多3個月的租金減免(不含物業、水電等費用)……
看到這個政策,只能說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真幸福。
想當年我們大學畢業來西安求職的時候,大家游轉的是邊家村、八里村、沙井村、魚化寨……
當然,西安要想真正留下人才,還需要在產業引入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大家才愿意留在西安。
03
各地在瘋狂建大學
對于各大城市來講,除了已有的大學之外,大家還正在抓住這一輪高校審批窗口期,建設新的大學。
今年以來,教育部先后批復了福耀科技大學、大灣區大學、西安戲劇學院等新大學的設置。
福耀科技大學位于福建福州,由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德旺發起,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資、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舉辦的民辦公助、非營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辦學層次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批復函中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設立計算與人工智能學院、智造與未來技術學院、運載與智慧交通學院、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等八個學院。
今年首屆本科招生,福耀科技大學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廣西這5個省份、自治區共計招生50人。
大灣區大學則位于廣東東莞,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東莞市政府投入保障為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開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碩博貫通式培養體系,預計2034年達到在校生10000人左右,本科生與研究生規模比例預計達1:1左右。學校2025年面向廣東省招生,錄取批次為本科普通批次。
西安戲劇學院位于陜西西咸新區,是全國第三所戲劇類院校,學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規模定為3000人,按照“三系三中心一部一附?!辈季?,學院首開專業表演、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4個本科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2025年面向陜西共計招生120名本科生。
隨著一批新建高校的陸續獲批、開始招生,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時,也將使得全國重點城市的高校數量、在校大學生數量格局發生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各大高校也將迎來一輪大洗牌!有高校超車,就必然有高校掉隊,競爭是殘酷的,此時需要的是地方政府更多的投入、高校自身引入更多的人才,才能確保不掉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