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財經》新媒體 高素英 編輯 | 王婧雅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大模型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香港大力發展創科,并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眾多企業涌入。6月24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和訊飛醫療國際總部已落地香港。除了建立本地化團隊,科大訊飛還將與本地源頭性創新力量合作,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技術和生態。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滲透明顯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生活、工作中借助大模型輔助解決各種問題。
據劉慶峰披露,今年一季度,大陸大模型用戶數達 2.49億,占總人群的17.7%。面向未來,大模型將替代大量工作崗位,在中國,76%的工作或被替代,但也將產生1.7億新崗位。他預計,2025年人工智能將進入全民AI和全行業AI階段。
目前,大模型已經廣泛落地應用于教育、醫療等諸多領域。其中,科大訊飛大醫療大模型是中國主流大模型里唯一基于國產算力進行訓練,其只用70B的小參數訓練出來了對標OpenAI O3將近萬億參數的模型,水平與DeepSeek R1和 OpenAI O1/O3相當。
在技術參數之外,落地過程中大模型技術究竟應扮演哪種角色,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劉慶峰看來,發展大模型離不開兩點,一是價值觀,二是生態建設。以教育領域為例,劉慶峰認為大模型要做的是讓所有孩子,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學習更輕松、更愉快,且心理健康更自信。要通過技術自動判斷孩子心理問題,找到親子關系緊張、人際關系敏感等誘發心理問題的原因,從而將孩子從抑郁邊緣拉回來。
針對醫學領域,劉慶峰則表示,大模型的目標是讓偏遠山區的老人等人群能通過醫療人工智能享受和城市一樣甚至更好的醫療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技術落地需要技術的深度支持,這不僅離不開大量的數據,還要能夠精準發現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
科大訊飛翻譯技術覆蓋80多個語種,在語音識別的國際比賽中,英文、中文、印地語等表現出色。然而,進入香港應用時,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準確率起初僅60%多,原因在于香港語言環境復雜,普通話夾雜粵語、英語及方言,還需處理不標準粵語。
當科創企業落地香港,各方都會給予支持,在各界共同推進下,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準確率得以提升。通過香港專業團隊提供的400小時語音和2.5億文本數據訓練,現在在中英粵混合語境下系統整體轉寫準確率已提升至96%。
在系統上線后,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立法會一直致力善用人工智能工具,‘智慧立法會’已全面推展,與科大訊飛合作開發的智慧謄錄系統 “智識聽” 自前年9月推出以來,不斷革新求進。隨著處理器升級,智識聽‘越來越厲害’?!?/p>
除此之外,香港本地高校也在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落地。香港大學及其衍生授權的科創公司與科大訊飛一同研發人工智能教學平臺、自動批改與普通話評估模型等,加速大模型在教育領域落地。
劉慶峰認為,在香港的發展過程中,科大訊飛學到了多語種技術更好落地的方法,掌握了國際化范式,學會了與英聯邦國家打交道及體現職業化。這些經驗對于科大訊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訊飛醫療于去年入駐香港數碼港設立國際研究院,今年瞄準全球化布局將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國際版和訊飛曉醫香港版落地香港。數據顯示,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已覆蓋全國692個區縣超73000個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超10億次AI輔助診斷,修正診斷175萬次,累計識別不合理處方超1億次,此次落地香港除了提高技術能力,還將支持中文、英文兩文和普通話、粵語及英語三語。
在劉慶峰看來,香港不僅是國際金融中心,還將成為科創中心,本地高校成果將產業化能吸引全球人才。在香港這個具有規則意識、專業國際化氛圍和人文價值觀的地方,科大訊飛可以與各方一同為老年社會的老人提供更好的居家健康服務和慢病管理。
梁君彥同樣表示,創新科技是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隨著香港立法會不斷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將為香港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