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婦多次上訪涉近3萬元,強拿硬要還是政府救助;
青島“一案兩判”追蹤:發回重審,易罪改判;
95歲鄭蔚,等待二審開庭;
女子舉報公婆資產近1億涉嫌貪腐:舉報一年沒進展,期待盡快公布結果;
女子17年前“假”結婚今陷困局:“前夫”訴其重婚,欲撤銷婚姻登記遭推諉;
溫州一街道辦強拆試劑廠判賠506萬續:廠方不服申請檢方監督獲受理;
以上是本周值得關注的監督報道。
安徽農婦多次上訪涉近3萬元,強拿硬要還是政府救助?
2024年4月3日,定遠縣法院一審認定黎家立構成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黎家立不服上訴。2024年10月,滁州市中級法院作出二審裁定,認為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判,將案件發回定遠縣法院重新審理。
再過幾天,就是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桑澗鎮黎安村村民黎家立的58歲生日。她只有小學文化,2021年之前沒有出過安徽。2022年7月,黎家立因為持續上訪而卷入一起尋釁滋事罪案,迄今兩次被羈押,總計410天,目前處于取保候審狀態,等待法院重新審判。
事情源于種糧補貼。黎家立告訴財新,2012年至2019年,她家貸款上百萬元承包了1100多畝土地耕種,2014年縣農技推廣中心向她推廣水稻種子,播種以后大面積減產。她認為對方推廣的是劣質種子,與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唐某發生言語沖突。黎家立稱,之后八年她沒有從當地政府拿到任何關于種子、農藥、肥料的補貼,而村里其他種糧大戶拿到了很多補貼。唐某和時任村支書黎某關系很好,她懷疑二人勾結起來她應得的補貼。
https://china.caixin.com/2025-06-22/102333303.html
——財新記者蕭輝
青島“一案兩判”追蹤:發回重審,易罪改判
青島一起貿易融資案先后遭遇民事、刑事判決,近期該案發回重審后一審落槌。因五筆無實際貨物的貿易,民營企業青島愛源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青島愛源”)的法定代表人高澤清及其妻子、控股股東趙艾在民事判決生效后,再因合同詐騙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2025年6月12日,該案發回重審后一審認定不構成合同詐騙,僅構成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刑期更改為三年六個月。之后,高、趙二人仍上訴稱無罪。
財新此前報道,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新冠疫情期間,從事進口水產品的青島愛源急需資金,與長期合作、由國企改制的山東外貿集團瑞豐有限公司(下稱“瑞豐公司”)簽訂無實際貨物的代理采購合同,通過瑞豐公司提供信用證的方式貿易融資。具體流轉方式為,青島愛源以貿易融資方式向瑞豐公司借款,由青島恒貿順通有限公司(下稱“恒貿公司”)向上游供應商采購,瑞豐公司自恒貿公司購入后再售予愛源公司,這一過程中并無實際貨物流轉。但在青島愛源無法支付貨款后,瑞豐公司先向青島市南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討貨款,并在民事立案當日,再向公安機關報案稱遭遇合同詐騙。
https://china.caixin.com/2025-06-25/102334531.html
——財新記者唐愛琳
95歲鄭蔚,等待二審開庭
95歲的鄭蔚正在等待他的二審開庭。
因為被法院取保候審,鄭蔚目前待在家里。他患有糖尿病,有時要去醫院接受住院治療,身體狀況還算穩定,只是行動不太方便,外出需要被人攙扶或者坐輪椅。
2024年11月22日,廣東省陸豐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敲詐勒索案,被告人鄭蔚因為身體原因,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庭審。
公訴方指控,2004年,鄭蔚糾集其家鄉的12位村民組成惡勢力犯罪團伙,采用暴力、威脅、脅迫、恐嚇等手段,實施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鄭蔚認為自己無罪,通過律師提交了二十多項證據。
12天后,法院做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鄭蔚為謀取私利,組織同案人鄭美經常糾集多名同案人組成了惡勢力犯罪團伙。鄭蔚在惡勢力犯罪團伙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依法應對全案負責。認定鄭蔚有實施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有參與實施故意毀壞他人財物的違法行為、有參與實施故意傷害他人的違法行為。被告人鄭蔚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5萬元。
鄭蔚不服判決,提起了上訴。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鄭蔚1949年6月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陸豐縣公安局、英德茶場和韶關監獄等單位工作,1991年離休。
https://mp.weixin.qq.com/s/pbBaiXuhof9y1gLpB417RQ
——新京報記者韓福濤
女子舉報公婆資產近1億涉嫌貪腐:舉報一年沒進展,期待盡快公布結果
2024年7月,四川一女子實名舉報前公婆資產近1億元涉嫌貪腐一事引發關注,當地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后至今尚未公布結果。
近日,該女子接受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采訪講述事發前后經過,希望早日得到核查答案。
這名舉報女子姓曾,今年30歲出頭,系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人。
她介紹說,當年大學畢業時拿到了市場營銷和英語兩個專業的學位,系校優生,2015年1月,她通過相親認識了在成都一家銀行上班的男子尹某,“他比我大4歲,四川南充人,當時全家居住在成都市溫江區。”
她說,尹某上班的地方離她家大約半小時車程,相識后他們有時也一起外出吃飯,但在感情上沒有過多深入交流,其間他家也催過婚,2020年7月31日,他倆到成都市雙流區民政局領取了結婚證,雙方也做了婚檢,同年8月拍了婚紗照,當年10月辦了酒席,“隨后我住進他們家,婚房是170多平方米的大平層。”
她說,婚前婚后自己的經濟一直是獨立的,結婚之前她買了兩套房子,30歲那年買了一輛奔馳車,“當然父母也資助了一點,讓我沒有貸款壓力。”
她曬出了閑暇時炒股的收益證據,顯示2020年3月份,她在2萬多元本金情況下共收益2.58萬余元,2024年9月份在20多萬元本金情況下共收益4.88萬余元,“2018年前后一段時間我經常生病,也在利用空余時間炒股賺錢養活自己。”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625A080FZ00
——大風新聞編輯丁豐林
女子17年前“假”結婚今陷困局:“前夫”訴其重婚,欲撤銷婚姻登記遭推諉
34歲的周女士因2019年與王先生登記結婚,被“前夫”蔡某以重婚罪提起控訴。這起訴訟爭議的核心在于,周女士17歲時用虛假身份信息辦理的婚姻登記應該撤銷、卻未能撤銷。
2018年她起訴離婚,法院以真實身份信息顯示“未婚”為由不予受理,而民政部門卻至今認定該登記有效,拒絕撤銷。
周女士稱,2018年,她在當初用虛假身份信息辦理婚姻登記的河北省棗強縣,向法院起訴要與“前夫”蔡某離婚時,法院認為其虛假身份證登記的婚姻本就無效,不予受理。此后,周女士歷經提起“解除同居關系”訴訟、撤回該訴訟、起訴棗強縣民政局未被受理、上訴失敗等過程,始終未能獲得有效的司法救濟。
在通過系列行動明確表達過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之后,“我才和故城縣的現任丈夫結婚,怎么就變成重婚了呢?”周女士非常無奈,也為自己當年的錯誤行為感到后悔。6月24日,周女士告訴澎湃新聞,她在這場持續數年的糾紛中,一邊應對來自河北省故城縣公訴機關的重婚罪指控,一邊仍在棗強縣為撤銷當年用虛假身份證辦理的婚姻登記而奔走,早已心力憔悴。
“都知道當年的這起婚姻登記有問題,但都不改,”周女士的辯護律師胡磊說。17年前這一樁“不成熟”的婚姻應該如何終結?至今仍沒有答案。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042255
——澎湃新聞記者胥輝
溫州一街道辦強拆試劑廠判賠506萬續:廠方不服申請檢方監督獲受理
備受社會關注的“溫州一街道辦違法強拆被判賠506萬”一事有了新的進展。
6月25日,澎湃新聞從溫州市東升化工試劑廠(下稱“東升試劑廠”)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該廠對麗水中院判賠506萬的決定不服,申請檢察院監督。近日,麗水市檢察院經審查,認為該案符合受理條件,決定予以受理。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1989年,溫州人徐國梁辭去溫州永嘉縣化工試劑廠廠長職務,開始自主創業,創辦東升試劑廠,并在鹿城區仰義鄉(后撤鄉改為街道)蓋了廠房。之后的26年,徐國梁一直圍繞著化學試劑的主業經營。2016年上半年,工廠所屬區域被劃入征收改造范圍。
案卷材料顯示,2016年8月9日,仰義街道辦組織人員強制拆除了試劑廠兩棟廠房。當年9月13日、14日,街道辦聯合區行政執法局再次組織人員強制拆除其余廠房。上述事實在后續法院判決中均被予以確認。
之后,徐國梁將仰義街道辦事處訴至法院。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045831
——澎湃新聞記者王選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