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美國政府那“說暫停就暫停、說推遲就推遲”的對等關稅談判。
事情要從一個90天的“緩沖期”說起。今年4月2號,特朗普一拍桌子,說要開征“對等關稅”。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直接引發美國金融市場大跌,投資者都嚇壞了。
然后沒過幾天,4月9號他又說:“別慌,別慌,先暫停90天。”這90天呢,就是給貿易伙伴留出談判時間,誰愿意談,咱就談,誰不談,7月9號過后再見。
本來這個“最后期限”被白宮定得清清楚楚。但現在,特朗普團隊又覺得這個時間節點,好像也沒那么重要了。
6月26日,美東時間周四,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對媒體說得很直接:“最后期限不是什么大事。” 她表示,哪怕到了7月9號,各國還沒談完,總統也可以親自出面“給個協議”。那什么協議?當然就是總統自己覺得“對美國有利”的關稅標準。
講得好聽是靈活操作,說白了還是誰也別指望掌控節奏,一切看總統心情。
接著,記者在發布會上繼續追問:“那7月9號這個期限是不是可以推遲呢?”萊維特說:“或許吧,但要看總統決定。”你看,這“或許”兩個字,基本就等于告訴你,推遲沒跑了。
與此同時,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也站出來補充說明。他說了個關鍵點:對于那些愿意談、而且談得還不錯的國家總統很可能會推遲截止時間。他的原話是:“你總不能對一個正在認真推進、也確實有誠意的談判對象突然扔個關稅炸彈吧?”
說得通俗一點,只要你在演,白宮就陪你演,只要你別說“拒絕”,特朗普就不會立馬開打。但要是你態度不端正,那對不起,暫停期結束后,你該挨的稅一分不少。
而他也透露,即便所有協議談完了,美國整體的關稅水平,也不會低于目前的10%。個別國家可能運氣好、得點“優惠”,但也有國家會被調高到之前那個“對等關稅”的懲罰級別。
那么,這90天到底談成什么樣了呢?
目前,美國真正和一個主要貿易伙伴:英國,談成了一個“看起來像協議”的框架,但本質上還不算最終協議。其他國家進展都比較慢。白宮這邊急了,6月初干脆給各國發信,說:“請在7月4號前交出你們的最佳報價。”用最美國的方式提醒你:自由的代價是交稅。
6月3日,白宮新聞秘書也確認了這個消息,說美國確實在催各國趕緊推進談判。
不過,哪些國家收到了這封“催稅信”,白宮沒說。但據新華社和相關報道,目前美國正在和越南、日本、印度等國積極溝通。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不太客氣,直接警告:誰要是談得不真誠,暫停期一過,關稅就恢復到“狠的那版”。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問,美國股市沒反應嗎?有,反應很正向。萊維特發言當天,美股大盤繼續上漲。標普500漲了0.8%,納指漲近1%,道指也漲超0.9%。為什么?因為資本市場已經讀懂了:白宮現在更像在“試探談判節奏”,而不是馬上真刀真槍開打。
總結一下整件事:
特朗普設了個90天期限談判關稅,看似硬氣,實則留有退路。
白宮現在覺得這個“最后期限”不一定要那么死板,推遲可能性很大。
誰談得快、談得順,可能獲得關稅好處;誰“磨嘰”或者不服,那就等著回到懲罰稅率。
目前真正談成協議的只有英國,其他國家還在“催交作業”階段。
市場反應不慌,反倒繼續上漲,說明大家知道特朗普說的話和最后的執行之間,總會有點“回旋空間”。
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里。關稅這事還沒談完,咱們下期繼續跟。別走遠了,國際局勢天天變,我們幫你聽懂變在哪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