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不是自行車,是中產焦慮稅
當你花三個月工資買下碳纖維車架時,朋友圈曬的不是騎行而是消費能力。車店老板不會告訴你:這臺車的碳布含量和你同事的二手捷安特差不了 5%,但價格差出一個 LV 錢包。就像你買的健身環大冒險,現在躺在衣柜里吃灰 —— 成年人的世界,所有昂貴的運動裝備,本質都是焦慮的遮羞布。
但誰又能真正的拒絕,換一臺更好的車,換更好的輪組,買一頂更貴的頭盔呢?
爬坡排行榜就是職場 KPI 的翻版
騎行 APP 里的爬坡排名,和你工位上的業績看板一樣。當你為了擠進本地爬坡榜前 100 名每天加練,卻沒發現膝蓋軟骨正在磨損。那些數據如同夢魘一樣,甚至在夢里都在努力踩踏,一旦被數據裹挾,該怎么爬出這個泥沼?
放輕松,為了此刻路上的風景也好,為了一次簡單的休閑騎也罷。不要一直看著strava里面的排名了,做自己享受自己!
騎行打卡是當代的自嗨
你每天在朋友圈曬的 Strava 路線,和你發的 "讀書打卡" 一樣廉價。數據不會說謊:你騎過的 1000 公里里,有 800 公里是為了湊滿朋友圈九宮格。就像你買的 Kindle 里永遠停留在《百年孤獨》第 3 頁,成年人的自律,大多是演給別人看的行為藝術。
什么時候當你運動完,什么社交平臺都不分享,默默地回家洗漱,才是一種真誠的熱愛,這個時候即便是躺在沙發上也對自己感到無比的驕傲。
那些車輪碾過的公路,不是什么人生隱喻,只是你用血汗錢鋪就的消費主義陷阱 —— 而最諷刺的是,你明明知道這一切,卻還在為下一次騎行買新的能量膠,因為成年人的世界,總得有個地方讓你假裝自己還沒被生活干趴下。
你要知道,騎行到最后本質永遠都是一個人在前行,獨狼才是騎行的最終歸宿。那些熱鬧的騎行群,可能在加入之后一時興起天天參加,最后也一樣是不屬于你的狂歡。
當你學會一個人面對騎行中的困難,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輪胎或者車子,這些能解決之后。你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氣,一個人騎車也可以。一群人騎行也罷,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不用太在意結果,不用太在意數據。享受當下,快樂就隨風而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