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季,張雪峰殺瘋了。他眼含熱淚,賺得盆滿缽滿。
高考前,張雪峰突然宣布“退網”,甚至放出狠話,“我動了太多人的蛋糕”“這是你最后一次在網上看見我。”而很快,他從抖音逃到了快手繼續直播,并掛上了2025年的夢想卡,售價12999元。另一款圓夢卡的價格更貴,18999元。買者應接不暇。
更狠的是,他還開始給夸克AI背書。他似乎意識到,并非所有聚攏而來的粉絲都能禁得住自己鋒利的鐮刀,于是干脆在直播間掛上了夸克的下載鏈,多次配合夸克叫賣AI報考,向掏不起錢的粉絲出手。
有錢的掏錢,沒錢的,篩選過后可以當作流量賣給平臺,自己再賺平臺的錢。
從這個角度看,張雪峰確確實實是個地道的商人。
高考報考確實是門好生意。2025年,也就是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1335萬人。千軍萬馬擠壓同一條賽道,讓高考志愿填報變得焦慮。
焦慮是最可怕的情緒。
張雪峰洞察到了這份情緒。哪怕高考制度恢復了近半個世紀,信息透明化的當下,他也深刻理解人性的弱點。數年前開始,他就通過有限的小范圍信息,對外制造焦慮牟利,并且將這門生意擴大化,一路走到了今天。
如果換到了法律行業,張雪峰就是看守所門前神神叨叨的掮客,看到探監者,就上前販賣自己若有若無,不知真假的人脈關系。他會把你悄悄拽到一邊,用手掩著嘴,小聲偷偷告訴你,“我和那誰認識,你今天運氣好碰到了我,這市面上只有我能幫你。”
這招特別好使,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好使。你不知道他到底和誰認識,全過程中,你甚至無法求證,只能靠時間觀察。可在看到救命稻草時,當下的焦慮和不安會讓你爽快掏錢,掮客總能盆滿缽滿。
掮客大行其道的深層原因在于,大部分公眾并不能承擔自由意志的代價,他們也更愿意相信在地下運轉的人間法則。這套法則確實無時無刻,像空氣一般存續在我們周圍。
在長期低頭的生存環境中,牛馬突然要為自己行為做決策,最好的方式就是信奉權威——權威意味著雷霆手段和無往不利,這些足夠轉化成內心安定和信念依托。他們遠眺過權力的模樣,也嗅到過潛規則的味道,于是更加五體投地。
眾所周知,高招學校釋放的名額固定,所以報考這件事,注定是敝帚自珍,不足為外人道的。從邏輯上看,這件事無法普惠。張雪峰的所謂信息差,放到足夠大的基數里面,就會失去撿漏的意義。因而他哪怕真正擁有信息差,也只能專注于為付費者服務,同時去剝奪更大層面的受眾公平教育的權利。
更何況,在高考志愿填報這件事上,不僅需要對行業有調研和認識,也要尊重考生的意愿和家庭的情況。在飽含情緒價值需求的服務里,他哪怕再填補上十倍的服務時長,也注定分身乏術,很難提供完整的,充滿共情和思考的點對點服務。
可你要問張雪峰叫這么高的價,買它值不值?值。
世間比張雪峰精于鉆研高招報考之道的人不勝枚舉,但他們永不可能賣出張雪峰的價格。這是因為張雪峰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走的不是一條純粹的專家路線,而是網紅路線。大家是愿意為自己的愛豆買單的,就像愿意砸鍋賣鐵給張老師掏錢一樣。
這個過程中,不論售賣價格是一萬,還是兩萬,從經濟學上考量,根本不是張雪峰自主在定價。市場愿意為這個價格買單的時候,哪怕他敷衍一番,承攬下來,推給手下的大專生,也值這個價格。
在以焦慮作為催情劑的特定時間段里,張雪峰的價值無可替代。他不需要為有問題的體系本身負責,只需要憑借體系墊高自己,走向更遠的地方。這是他獨有的生存之道。
至于他努力下場,推薦各色AI報考是否有用?在當下,價值恐怕聊勝于無。
有判斷力和整合力的人群不需要這些公開的內容。AI無法準確判別真偽,只能從網上魚龍混雜,真假不明的材料中提煉公開信息,毫無忤逆人類,糾正前行路線的意愿。
這就是張雪峰自信的出處。哪怕你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韭菜,哪怕用了他掛鏈的夸克,也沒啥效用,還是得乖乖來找他。只要這些暗中運轉的規則沒浮上水面,這些看起來技術滿滿的大模型,就永遠像缺了一根筋,給你錯誤的航線和方向。
張雪峰的價值,正是在渲染社會運行的底層規則,把暗黑的,上不得臺面的內容,包裝成獨有的人生經驗,從而轉化成金錢價值。
所以,這筆錢就該給他賺。只要當下教育弊病愈沉疴,教育體系愈畸形,教育供給愈失衡,他就賺得更多。
在這盤對弈里,圍觀者和買單者贏不贏都不重要,只要棋盤還在,他就會是最后勝者。
AI能下贏柯潔,可未必能勝張雪峰半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