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公元1215年6月15日,英國金雀花王朝國王約翰在大封建領主教室,被迫簽了一個著名的《大憲章》。
這個文件的簽署把王權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確立了私有財產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隨意侵犯的原則,被認為是近現代文明制度的開端。英國人自認為這是英國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
1215年當時的中國是個什么狀況?成吉思汗蒙古大軍第3次圍攻,而且攻破了金朝的中都,就是今天的北京。而南宋小朝廷在臨安還在歌舞升平,這時候在遙遠的英格蘭小島上,一群貴族在羊皮上寫下了這樣的文字,大約是說不僅合法的審判裁決或者是法律條款,任何人不能被抓捕和囚禁,不能被剝奪權利和財產,不能被放逐和流放,不能夠被剝奪名譽和地位。我們不能使用強權,也不能指使他人利用強權去侵害任何人,正義不能被買賣,人人都要被公正對待,并且授予權力。
這個文件就是《大憲章》。
英國約翰國王是英國歷史上非常臭名昭著的國王之一。
約翰國王在位期間,在與法國的戰爭中接連失利,丟失了大量在法國的領地,這引發了國內貴族對他領導能力的嚴重質疑和不滿。
為了彌補戰爭損失和維持王室的龐大開支,約翰國王大幅增加稅收,這使得貴族、教士和市民等各階層的負擔急劇加重,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
教會沖突:約翰與教會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沖突,他曾拒絕承認教皇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導致被教皇開除教籍,這削弱了他的統治合法性。
前幾天我們剛講中國歷史上,就是說中國君主皇帝之中名聲最好的口碑最好的是明孝宗,差不多應該是他。
在英國歷史上,名聲很臭的約翰王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這個人執政期間,在搞錢問題上他的欲望和創造力都是無與倫比的,貪婪,搞暴政,很多貴族和騎士都受不了。
是英國皇室成員,有很多都是同樣的名字,你比如說什么亨利?亨利二十,三世,什么查理二世?三世啊,沒有約翰二世三世。沒有誰敢用那個,因為他不得民心。
如果在中國歷史上找一個對應的,大約估計是商紂王那樣的,當然你會說你拉倒吧,商紂王是被別人誣陷的。那個另說,在古代皇帝之中,在中國歷史上,誰最聰明,其實他可以相互評論,就這么多啊,沒贏過一場仗。橫征暴斂,盤剝百姓。
英貴族的某些稅收提高100倍,那就失去民心了。
到了1215年的6月15號,英格蘭的貴族啊,騎士啊,忍受不了,也不再忍受。大家聯合起來占領攻擊包圍國王的王宮就在泰晤士河畔,貴族武裝的代表和國王約翰住的中間有一塊草地,叫男女草地。一條一條羊皮紙下面記得,會讓你蓋印,就是簽個《大憲章》。
大憲章內容很豐富,63條。說到底,最關鍵的在沒有征得貴族同意的情況下,你不能隨意征稅。不經過同等人的合法裁決和法律的審判,你不能隨便抓人。
國王諾言,貴族有權拿起武器反對你而且這種情況下,全體英國人要站在反對暴政者這一方,就這么個東西。
當然,當年很多貴族不認字兒,你一句我一句,就讀第五條。注意重復的或者有沒有不那么嚴謹的那種。就簽了這個城下之盟。無奈之下,權宜之計。
所以,實際上轉身他就撕毀協議了,甚至還想引誘羅馬教皇宣布大憲章無效。那就打唄,內戰再次爆發。但是,戰爭一開始約翰完了,病了,死了,他的兒子叫亨利三世繼位。
多大?9歲。這么個小孩兒當然需要知識,在18歲的時候正式頒布,經過修訂后的《大憲章》就這么個東西。
有一些中國歷史的研究者說,什么時候宋朝宋太祖建隆3年就是公元962年,當時趙匡胤派人秘密就刻了一款56個字的石碑,立于太廟。那56個石頭上的字,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不朽的箴言。
古代封建皇權獨裁制度之下,統治者所能做到的就是最開明最有效的制度設計了。而且他也不是一紙空文或者擺設。他確實刻進了宋朝最高統治者的頭腦之中,算是誓言。
這是法律,而且體現行動之中,其中最關鍵的第二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這是宋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巔峰。
而英國的《大憲章》在時間上比太祖誓碑晚了200多年。
在內容上是國王和貴族之間被迫簽訂了一個權力分配的協議。實際上這約翰王扭頭就不認了,他這個態度是背離了自己人民背離了自己的諾言。
有人認為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偉大君主,內在的良知和智慧可以稱之為“宋代的大憲章”,是皇帝對臣下,尤其是對士大夫或者知識分子的特別的憂郁和承諾。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國家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