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開陽縣在進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復現了這里的小丫口和大丫口兩處巖畫。第二年,這里的壁畫被收錄到《中國美術史》的古代卷中。
2003年,開陽縣準備在清水河谷修建大花水電站,因而進行了淹沒區文物調查,又發現了梯子巖巖畫。三處巖畫共有大小紅色圖案200余個,圖案有人物和魚、龍、虎、狗、仙鶴等動物形象,栩栩如生,神秘莫測。畫馬崖巖畫群是貴州省已發現的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巖畫群。
巖畫中最常見的圖案是馬,開陽的文史工作者楊秀鴻說“馬頭沖出河霧和爬上河坡時的輕快和欣喜全部表現在馬頭上,騎馬人和大部分馬身還在河霧中,馬頭高揚,馬尾上翹,克服困難,沖破障礙后的欣喜全部表現出來。馬有上坡馬、下坡馬、站馬、走馬和奔馬;畫的馬匹均為側視的單騎,對馬形處理則往往抓住頭、尾和四肢的運動形式為主要特征來進行描繪?!薄爱嬹R崖”因此得名。
目前,得知遺址的人很少,來這里游覽的游客也是屈指可數。從山腳到畫馬崖的小路幾乎已經被草叢掩蓋。因此,來這里的游客最好咨詢一下當地村民,以免迷路。
畫馬崖的山腳就是清水河峽谷。清水河的上游叫做南明河,下游叫做洛旺河,是貴陽境內烏江最大的支流。峽谷內修建了大花水水電站。站在山腰上,可以俯瞰峽谷風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