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在話,這屆世俱杯小組賽踢完,拿獎金的隊多,撈不著錢的隊也不少。曼城三場全勝,把能拿的1350萬美元一分沒落下——人家財大氣粗,不差這點錢,但這場面看著還是挺扎眼。反觀日韓那兩隊,踢滿六場,最后一毛沒掙,這事兒說出來真挺扎心,但也不是啥新鮮事。亞洲球隊在這種場合下的現實處境,說白了,就是這么尷尬。
小組賽踢完,誰高興誰鬧心,其實都能理解
先把情況交代清楚:32支隊,最后16強對陣也都出來了。歐洲那邊有強隊翻車,比如馬競、薩爾茨堡紅牛都走得早,美洲那邊博卡、河床也沒了。反倒是邁阿密國際,靠著梅西帶著一幫老熟人,踢得還挺有章法,淘汰了波爾圖。亞洲球隊里,沙特的利雅得新月算是給咱們撐了點場子,小組里先后逼平了皇馬、薩爾茨堡,最后還贏了墨西哥的帕丘卡,成了唯一進16強的亞洲隊。這成績,說真心話,已經算是突破。
而阿聯酋的阿爾艾因,前兩輪讓尤文和曼城輪番教育,丟了11個球,最后一輪還好贏了維達德,多少算是交了差。日韓這邊,浦和紅鉆和蔚山HD,三場全輸,丟人不說,獎金榜上也是個大零蛋。連奧克蘭城這種業余隊都混了個平局拿到100萬美元,這對日韓倆隊來說,就是雙重打擊。
獎金不是全部,但踢成這樣,體系問題擺在那兒
說獎金也好,說晉級也罷,世俱杯這種舞臺,講白了就是看誰底子厚,誰抗壓能力強。曼城拿滿獎金,本菲卡、弗拉門戈、皇馬、國米這些隊也都是大戶。亞洲能擠進來分點蛋糕的,只有利雅得新月和阿爾艾因。日韓隊這次一場沒贏,獎金一分沒拿,多少有點讓人咂舌。但你要真說就此斷定日韓足球不行,我倒覺得也沒那么簡單。
日韓聯賽常年穩定,青訓體系也不差,能出現在世俱杯本身就說明點問題。可踢到世界大賽,場面還是壓不住,尤其是對抗、節奏、心理這一環,差距就顯出來了。你說這事全賴球員嗎?我覺得體系問題更大。亞洲俱樂部在預算、引援、教練、比賽強度這些環節,跟歐洲、南美的主流隊比,還是差一截。日韓這兩隊這次輸得難看,說到底不是一場球的事,是整個環境、路徑的事。
說回球場,日韓隊到底差在哪兒?
我看的比賽,日韓這兩隊不是沒拼勁。浦和紅鉆進了兩個球,蔚山HD也不是完全被按著打。但臨門一腳、后場壓迫、節奏轉換,包括臨場應變,都還是慢半拍。其實日韓俱樂部在亞洲范圍內還是有點統治力的,可一到世界舞臺,遇到身體條件、技戰術都更成熟的對手,短板就被無限放大。
再說說氣質。日韓球員有時候太講究套路,太想打“標準球,但對手根本不給你這個空間。比賽一旦亂了節奏,日韓隊反倒更容易慌神。你看邁阿密國際,雖然不是傳統豪門,但有梅西這樣的老江湖坐鎮,遇到逆境時就能把節奏帶回來,這種東西是靠體系和環境一點點熏出來的。
亞洲足球的尷尬,有時候真不是一場球能解決的
亞洲俱樂部這些年也不是沒努力,砸錢、引援、請教練,什么都試過。可真到大賽,體系的短板一覽無遺。你看獎金榜,曼城這些隊拿得多不是偶然,背后是幾十年運營、人才培養、職業環境打下的底子。日韓俱樂部年年在本土聯賽里混得風生水起,到了世俱杯卻寸步難行,這里面既有球員個人能力的差距,更有足球土壤的差異。
有人說,這么多年亞洲球隊就沒出過頭,我覺得也不至于。沙特這次利雅得新月的表現就很讓人眼前一亮,說明只要體系搭得住、投入到位,亞洲也不是就沒機會。但整體來看,想要在世界舞臺上站住腳,亞洲足球的路還長。
最后還是得回到“常識:別光看熱鬧,得看底子
說到底,世俱杯獎金榜是個結果,背后的體系差距才是關鍵。日韓俱樂部這次一場沒贏,獎金掛零,不是偶然也不是天災。亞洲足球想要破局,光靠一兩場“爆冷或者臨時抱佛腳是不夠的,得踏踏實實把青訓、聯賽、職業化這些基礎做好。錢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用這筆錢、怎么營造環境、給球員成長的土壤。
別光看日韓輸得多慘,也別光盯著獎金榜發牢騷,亞洲足球要想真抬頭見天,還得從體系建設開始,一步一步熬出來。這個過程也許慢,但除了這條路,真沒什么捷徑可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