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已經告一段落,但是特朗普卻放出狠話:可能會再次轟炸伊朗,這或許和伊朗方面表態將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有關。
那么,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會不會再次爆發沖突呢?
軍機圖認為,伊朗沒有膽量主動招惹以色列,因為雙方之間的差距太大,尤其是精確打擊能力,以色列沒有能力控制伊朗,但是以色列的確有能力把想炸的地方炸一遍。
目前的情況來看,更有可能的是伊以雙方維持較低烈度的沖突。本次伊以沖突與以往發生在伊朗境內的襲擊最大的不同在于襲擊行動的系統化,以往美國和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襲擊行動僅僅是“懲戒”意味的零敲碎打,而這一次以色列則是有根除伊朗核能力、并推翻伊朗國家機器的目的。
很明顯,受限于各自能力,無論是以色列的攻擊行動還是伊朗的報復性還擊,都沒能取得令對方蒙受不可承受損失的程度,而無論是以色列還是伊朗,目前都已經是接近于攻防能力捉襟見肘的程度。
以色列在攔截伊朗的彈道導彈過程中耗費了大部分的攔截彈庫存,其作戰飛機則因伊朗對以色列空軍主要基地的襲擾和長期的高強度使用導致打擊密度下降;伊朗則消耗了大量通過長期生產才積累下來的中程彈道導彈,而其維系多年的防空系統則在開戰后第一時間即遭到摧毀。
因此,目前無論是以色列還是伊朗,都會將精力更多地轉移到恢復攻防作戰能力上,并盡可能在恢復期間維持對對方一定程度的軍事打擊以確保內部不會因單方面停火而導致反對勢力獲得支持。
這種情況下,以兩國自身的能力而言,下半年再發起針對對方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已經比較困難,唯一的變數是美國是否會進行大規模介入并使局面完全倒向以色列,但從特朗普當局在伊以沖突上借機作秀大于實際干涉的態度來看,這種可能性同樣不值得高估。這場“菜鳥互啄”式的沖突,看點并不多。
而至于美國和伊朗雙方的矛盾,只要伊朗不繼續尋求核武器,美國也沒多大必要去把伊朗國家機器摧毀掉,畢竟,伊朗現在好歹還有得談,一旦內亂,美國到時候和誰談,都找不到人了。而且,美國現在也不想花那么多錢去打伊朗,畢竟,對于伊朗而言,打掉的是威脅,并不會獲得現實的經濟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