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晴天不揚塵,雨天不沾泥,出門方便多了!”6月26日,位于信陽市新縣滸灣鄉徐灣村胡畈組的村民劉大姐站在嶄新的水泥路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條長600余米、寬3.5米的“民心路”,不僅打通了103名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的溫暖紐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這份溫暖的背后,是一場扎實的民生實踐。一個月前,滸灣鄉將學習教育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鄉、村兩級干部以“晝訪夜談”為抓手,白天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事生產中的難題;夜晚與鄉親們圍坐庭院,傾聽家長里短中的生活訴求。在一次次促膝長談中,群眾的“急難愁盼”被詳細記錄,最終形成了包含53項訴求的“民生清單”。其中,徐灣村胡畈組那條坑洼泥濘、嚴重影響村民生產生活的泥土路,成為滸灣鄉亟待解決的“民生課題”。
面對群眾的殷切期盼和資金籌措難題,滸灣鄉打出“黨建+民生”組合拳。一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縣直部門爭取支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另一方面,組織徐灣村黨支部深入走訪溝通,做好思想動員和路基協調工作。施工過程中,“黨員先鋒隊”全程跟進、駐點協調,嚴格把控每個施工環節,確保把這項民生工程打造成質量過硬的“放心工程”。在多方努力下,短短一個月,這條嶄新的水泥路及配套排水設施就全面竣工,曾經讓村民們頭疼的“煩心路”,如今變成了寬敞整潔的“舒心路”。
胡畈組道路的升級改造,只是滸灣鄉為民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自從新縣全面啟動“開門教育辦實事”專項行動以來,滸灣鄉持續深化“晝訪夜談”工作機制,將群眾呼聲轉化為實際行動。如今,350余盞太陽能路燈點亮了3個安置區和多個村組,照亮村民的回家路;邱塝組的飲水難題已被列入支部聯建重點事項,計劃聯合水利部門打井鋪管,讓40余戶村民早日喝上放心水……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正是滸灣鄉踐行使命擔當的有力證明。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未來,我們將繼續以‘開門教育’深化為民情懷,用‘晝訪夜談’架設連心橋梁,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關鍵小事’?!睗G灣鄉主要負責人表示。(通訊員:黃珊珊 謝麗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