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以前針灸要去縣城,現在家門口就有‘專家’!”7月13日,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趙崗鄉南天門村村民姚中貴接受完鄉衛生院醫師的霍志才針灸治療,便忍不住連連稱贊。此刻,診室里艾草的清香與村民的笑語交織,勾勒出鄉村健康生活的溫暖圖景。
這支被當地群眾親切譽為“專家”的本土力量,正實現著從依靠外部“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華麗蛻變。他們扎根鄉村,用精湛技能守護鄉鄰健康,月均服務群眾超千人次,讓村民足不出鄉就能便捷獲得優質中醫服務。
河南中醫藥大學駐固始縣趙崗鄉南天門村工作隊,自今年2月駐村以來,以中醫藥特色為支點,精準對接鄉村健康需求,持續將高校優質資源注入基層。通過系統性培訓、常態化義診和長效平臺建設,為趙崗鄉衛生院及各村衛生室培育內生“造血”能力,鍛造出一支扎根鄉土、守護健康的堅實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健康動能。
義診活動中,醫師正在為村民施針治病。
今年4月29日,在駐村工作隊全力推動下,聯合國機集團與趙崗鄉政府聯合啟動首期“國機扶智計劃”中醫針灸實用技術培訓班。河南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親臨授課,為全鄉50余名基層醫務人員帶來“理論+實踐”的深度培訓,內容涵蓋針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實用技術,并聚焦鄉村常見病開展案例教學,提升了學員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
為鞏固成果,工作隊于7月9日緊鑼密鼓舉辦第二期培訓班,目前趙崗鄉已成功培育3名熟練掌握針灸技術的骨干醫師。通過連續舉辦培訓,基層醫務人員專業素養顯著提升,為村民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常態化義診隊伍將三甲醫療資源打包成“健康禮包”,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掛上“專家號”、享受到“零距離”診療服務。在駐村工作隊統籌下,河南中醫藥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及附屬醫院專家頻繁深入鄉村一線。
尤其是7月5日至11日的集中活動周內,義診活動密集覆蓋趙崗鄉衛生院、南天門村等多個點位。師生和專家們不僅提供專業的針灸推拿治療、常見病診療和健康咨詢,更將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知識送到村民身邊。這種“簡、便、驗、廉”的中醫服務模式,讓村民真切感受到中醫藥的魅力與實效。
同時,高水平義診也為本地村醫提供了寶貴的現場觀摩、學習和實踐提升機會。為確保健康服務的持續性,趙崗鄉政府正計劃聯合駐村工作隊及醫療機構,常態化開展“中醫藥服務基層行”系列活動,通過定期專家義診和技術巡講,推動優質中醫資源長效下沉鄉村。
河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學生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平臺搭建為長遠發展繪就藍圖。7月9日,河南中醫藥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與“針灸推拿學院勞動教育基地”正式簽約落戶南天門村。這標志著校地合作從單點培訓躍升至體系化共建、多元化發展的新階段。該平臺不僅為中醫藥學子深入基層、服務鄉村、在勞動中感悟“大醫精誠”提供了穩定舞臺,更著眼構建“培訓-實習-就業”完整鏈條,為鄉村持續輸送人才。?
“趙崗鄉期待未來與河南中醫藥大學在中草藥規范化種植、中醫藥文化共建共享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將趙崗鄉打造成豫南地區中醫藥振興發展的示范點,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的產業與文化活力。”趙崗鄉黨委書記匡輝表示。?
河南中醫藥大學駐南天門村工作隊以小小銀針為媒,以精準培訓筑牢根基,以常態義診溫暖民心,以堅實平臺謀劃長遠,成功將高校的智力、技術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他們精心培育的“帶不走的醫療隊”,日夜守護著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構建的校地合作長效機制,為中醫藥深度服務基層、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辟了一條充滿希望且可持續的道路。(何婷 季士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