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4縱隊的作戰(zhàn)壓力,我軍戰(zhàn)前其實要高估出不少,因為當時對塔山方向的作戰(zhàn)形勢估計很嚴峻。
畢竟“塔山不是山”,在這里將要面對國民黨軍陸??哲姷穆?lián)合攻擊,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因為塔山離錦州戰(zhàn)場并不遠,所以回旋余地很小,必須要在陣地上堅決阻擊方可。
而這樣毫無回旋的在固定陣地上的堅守作戰(zhàn),對于習慣進攻的第4縱隊來說,尚未有過先例。
因此在塔山阻擊戰(zhàn)前,第4縱隊內部評估即便傷亡可能要到10000人,也一定要守住陣地。
如果考慮到第4縱隊在塔山戰(zhàn)前已有2500余人的減員,以及當時步兵的配備情況;如真的減員至10000人,可以說第4縱隊是做好了戰(zhàn)斗兵減員大半的心理準備和戰(zhàn)前決心的。
而且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將總預備隊第1縱隊主力布置在塔山之后,其中一個頭等主力師專門準備用于增援之用。
但在實際的作戰(zhàn)過程中,第4縱隊主要使用第10師和第12師就頂住了國民黨軍的攻勢,第11師的大部兵力尚未使用。
因此僅第4縱隊的預備隊都夠用,自然也就用不著總預備隊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影中的情節(jié)其實是藝術化了的,塔山的實際戰(zhàn)情不如戰(zhàn)前預估的那么嚴重和緊張。
正如第4縱隊司令員吳克華回應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時所說:四縱全體同志向一縱老大哥致敬,你們遠道趕來,請先休息,一旦需要,我們就請老大哥上來。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自然是無需第1縱隊參戰(zhàn)了。
就第4縱隊的戰(zhàn)斗損失情況來說:
10月10日戰(zhàn)斗犧牲53人、負傷262人、失蹤4人,合計減員319人;
10月11日戰(zhàn)斗犧牲135人、負傷424人、失蹤4人,合計減員563人;
10月12日戰(zhàn)斗敵軍休整,沒有大規(guī)模進攻;
10月13日戰(zhàn)斗犧牲211人、負傷791人、失蹤46人,合計減員1048人;
10月14日戰(zhàn)斗犧牲196人、負傷547人、失蹤2人,合計減員745人;
10月15日戰(zhàn)斗犧牲92人、負傷343人、失蹤35人、合計減員470人。
所以在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塔山阻擊戰(zhàn)時限內,第4縱隊的全部減員為3145人。
其中犧牲687人,具體來說是營級2人、連級15人、排級27人、班以下643人;負傷2367人,另外失蹤等減員合計91人。
需要注意的是,10月10日至15日的時間范圍所截取的是國民黨軍東進兵團大規(guī)模進攻塔山陣地,而且因15日錦州已解放,其沒有再對塔山進行大規(guī)模進攻。
但是第4縱隊駐防在塔山陣地的時間不限于這6天,因為兩軍依然是對壘狀態(tài),所以仍然會有戰(zhàn)斗和炮戰(zhàn),這些也是會產生傷亡的。
以第4縱隊在整個塔山作戰(zhàn)周期的減員來說,總計是3571人,其中犧牲767人、負傷2686人、失蹤等減員118人;其中第10師減員1500人、第11師減員367人、第12師減員1704人。
若加上在塔山阻擊戰(zhàn)前的作戰(zhàn)(分割包圍錦西作戰(zhàn)減員2043人、興城攻堅戰(zhàn)減員460人),第4縱隊在整個遼沈戰(zhàn)役中的減員為6074人,其中犧牲1352人、負傷4503人、其他減員219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