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這個學科,你以為篩選的是孩子嗎?不是,篩選的是家長,篩掉的是教育意識不強的家長,前瞻性不夠的家長,規劃不科學的家長。哪個孩子的英語啟蒙離得開家長?當然,也有像董宇輝這樣自己奮發學起來的,但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孩子的英語啟蒙,其實都源于有一個會給他做英語啟蒙、做英語規劃的家長。
我給你舉個例子就明白了。就說我,我在北京海淀黃莊待了 15 年,在人大附也好,清華附也好,這些名校里的孩子,學年排名是不是有靠前的,英語特別突出的?你猜他們做不做題?他們平時基本不做題,只有到中考前或者高考前,才會針對性地練一練題型。平時就是大量閱讀,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閱讀的巨大功效。
來,咱們看看,如果從初一開始,按照我說的刷英語閱讀“三步走”方法,每天額外刷兩篇閱讀,要是勤奮點,每天刷三篇閱讀,能刷多少天呢?一年下來是不是能刷 1000 多篇?如果孩子從初一開始,一年多刷 1000 多篇,初二累計 2000 多篇,初三 3000 多篇,到中考前就有 3000 多篇閱讀的積累。最后花兩三個月練練中考題型,你說成績能不亮眼嗎?
很多家長給孩子選英語輔導的時候在選什么?一看孩子課內英語分數不理想,沒考到滿分,就忙著給孩子補語法、單詞、句型,補的都是題型。
要知道,中考、高考才是關鍵的大考。在中考、高考前,孩子最需要練的是基本功,最后階段再關注題型。如果用 3 年時間額外多刷了 3000 多篇閱讀,到最后用兩個月集中練題型,成績自然就上去了。要是沒有這 3000 多篇閱讀打底,光練題型,到頭來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英語是一門科學嗎?它不是,它是一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現在英語還考專門的語法題嗎?以前考,現在基本都融入閱讀里了。現在考的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所以,有這種教育意識的家長,肯定不是普通家長,方法說起來很簡單,關鍵就看思路能不能打通。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初一教材學不好,課內成績不高,就又是補單詞、語法,又是練題型,一股腦兒全上,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
讓孩子大量在實際應用中學習英語,到最后兩三個月集中練題型,成績立刻就能起來。只要孩子聽說能力沒啥問題,你放心,有這種教育意識的家長,他家孩子聽說也不會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