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朋友的咨詢,有冠心病的人,到了七八十歲,為了預防出血,是不是就不能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這樣的抗血小板藥物了?
華子說,這個說法并不科學,高齡不是抗血小板藥物的絕對禁忌癥。70歲以上的人不適合抗血小板治療,可能是對相關信息的誤讀。對于有冠心病的人,冠脈狹窄程度超過了50%,發生血栓的可能性較大,堅持規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有更大獲益。
在2016年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的意見,“阿司匹林對于70歲以上的患者,目前證據不足以做出推薦”;在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與美國心臟協會(AHA)聯合做出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對于年齡70歲的個體,不建議將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
高齡老年人的出血風險較高。如果沒有發生過心梗、腦梗、冠心病、動脈狹窄50%以上等相關心血管疾病,不建議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進行一級預防。
但是已經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進行二級預防的獲益大于風險,只要沒有出現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就應該堅持規律用藥,不能隨意停藥。
其實大多數人對信息的誤讀,是因為不理解“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概念。
一級預防:指的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致病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指的是在疾病發生后,阻止或延緩疾病的發展,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
也就是說,尚未發生疾病的健康老年人,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疾病,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與獲益相抵;而已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病理基礎已經形成,有較高的復發概率,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獲益大于風險。
冠心病、心梗、腦梗等疾病,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但是以目前醫學水平,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就無法完全消除,使用藥物治療的最好結果就是實現部分逆轉,使斑塊的穩定性增加,體積縮小。
但是斑塊仍有一定的破潰風險,如果發生破潰,就會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所以需要規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這樣在斑塊破潰的時候,就可以阻止血栓形成,預防心梗、腦梗的發生。
雖然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會增加出血風險,但是與心梗、腦梗等嚴重疾病相比,藥物帶來的出血風險是可防可控的,“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堅持規律用藥帶來的獲益更大,而且只要沒有用藥禁忌,建議終生用藥。
在用藥過程中,需密切注意不良反應。如果有過敏、消化性潰瘍、手術或是出現嘔血、黑便、鼻出血不止、皮下大片瘀斑等,需及時就醫,經醫生評估后調整用藥。
總結一下,健康的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可能不會帶來明顯的獲益;但是有冠心病的人,高齡并不影響抗血小板治療,只要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是用藥禁忌,就建議堅持規律用藥。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咨詢醫生或藥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