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歷六月初五日,民間傳統習俗豐富多彩,既有對祖先的追思和祭祀的過橋節,也有對自然和生活的敬畏的嘗新節。這一天的活動不僅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反映了人們對家庭和親人的重視。不同地區的習俗可能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主題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盼。今天農歷六月初五,記住“吃二樣,做一事,忌一事”習俗,安康順遂過六月!
一、吃二樣
1、吃豬肉
農歷六月初五日是民間傳統嘗新節,民間一直有“夏季吃新,每人一斤”,人們會選擇吃豬肉,意思就是每人要多長一斤肉,這個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因為過完這個節,馬上就要開始忙碌了。今天就吃家鄉的這碗紅燒肉,肥而不膩超好吃,不用炒糖色,做法超簡單。
食材:帶皮五花肉,花椒,八角,蔥,姜,紅糖,老抽,鹽,花生油。
做法:1、做紅燒肉要選擇帶皮五花肉,最好是這一種層層分明的五花肉,做出的紅燒肉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十分好吃。把帶皮五花肉切成方塊,塊的大小可以隨意,想要擺好看的造型就切得大一些。2、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開水里焯去雜質撈出。鍋里放入花生油,入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香葉炒香,然后倒入五花肉煸炒出油脂,表面微微發黃。3、倒入紅燒醬油炒勻上色,倒入開水,大火燒開,放入紅糖一勺,鹽少許。這款紅燒肉不炒糖色,用紅糖來做味道很棒,放上煮熟的雞蛋,雞蛋去皮表面劃上2刀更好入味,改成小火慢慢燉。4、燉大約1個半小時,水分已經很少了,就可以收汁出鍋了,最后喜歡雞精的鮮味,可以稍微放上一些提鮮。出鍋的紅燒肉噴香,入口即化特好吃,雞蛋也充分入味,想吃肉或者想吃蛋隨意就好。
2、吃餃子
餃子是人們過節比較常吃的,也是祭祀常用到的食物,在嘗新節祭祀祖先的時候,餃子自然也少不了。夏季的食材中,黃瓜是不得不提的一種蔬菜,雖然現在黃瓜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但是夏季的黃瓜最好吃,也是應季蔬菜。黃瓜包餃子更好吃,比夏天的韭菜芹菜強多了,清爽好吃,味道特別鮮美。
食材:面粉適量,黃瓜少許,黑木耳少許,雞蛋適量,鹽少許,味精少許,花生油適量。
做法:1、把黃瓜洗凈,用擦絲器來擦絲,這樣黃瓜才不會硬,水分的流失也不會很多,擦成黃瓜絲后用刀剁碎,捏去多余的水分。2、把黃瓜放入盆中,泡發洗凈的黑木耳剁碎放入,蔥姜切末放入,加入花生油拌勻,再加入鹽和味精調味,用勺子充分拌勻備用。3、面粉加入適量的清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靜置一會揉勻揉光,使面團增加筋性。然后拿出面團揉勻,搓成長條,揪成小劑子按扁,用搟面杖搟成薄薄的餃子皮。4、把餡料中打入一個雞蛋,把一小部分餡料拌勻,這樣用新鮮雞蛋包餃子更鮮美,一個雞蛋打入拌勻,包完了餡料,再打入一個雞蛋,如此重復,這樣的方法可以防止雞蛋變成水,更好操作。5、把拌上雞蛋的餡料放到餃子皮上。兩手捏緊,餃子九包好了,重復所有包餃子的步驟,把餃子全部包好放到蓋簾上,就可以煮餃子了。6、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把餃子煮上用勺子慢慢的推動,讓餃子動起來防止粘鍋底,開鍋以后撒入少許冷水激一下,繼續蓋上蓋子煮開,熟透后撈出,這樣煮餃子,餃子皮就不容易煮爛。撈出的餃子蘸食米醋或者蒜泥味道更香,一起試試這個餡的餃子,比韭菜芹菜好吃多了,特別清爽!
二、做一事:過橋祭祖
農歷六月初五日是過橋節,也叫初五節,很多地方的人家,要在家門口、房門和窗戶上插桃枝、柳枝和楊枝,寓意趨吉避兇、家宅平安。有些地方還有六月初五“過橋”祭祖的習俗,就是六月初五這天,對過世超過百天的親人,舉行一次謂之“過橋”的紀念儀式,此時要帶上鮮花、果品、酒饌,去祭拜親人。還有些地區民間傳說,農歷六月初五這天,過世的親人會回來挑西瓜。祭品中一定要有西瓜和煮熟的豬肉,寓意讓親人順利過橋。
三、忌一事:忌晚上出門
南方某些地區民間傳說,農歷六月初五日是鬼節,據當地民間相傳,前一年的六月初六之后至當年六月初五之前去世的人,被稱之為新鬼。在這一年內去世的,會在六月初六子時過奈何橋,過橋之前他們的家人會在六月初五晚上祭拜。因為有這樣的一個習俗,所以在六月初五的晚上,禁忌出門,尤其是小孩。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