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信嗎?在數學界封神的"韋神"韋東奕,曾有個同桌兼隊友,兩人一起橫掃國際奧數賽場,摘下金牌!可如今,這位天才卻鮮少出現在國內公眾視野中。他就是張瑞祥——那個和韋神一起參加比賽,卻選擇遠渡重洋、在美國高校任教的數學學霸。
說起數學界的"頂流",韋東奕絕對是大眾腦海里的第一反應。拎著礦泉水、揣著饅頭,靠著硬核實力出圈的他,讓無數人對數學天才有了具象化認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韋神的數學之路上,有個并肩作戰的伙伴——張瑞祥。這兩人的緣分,早在很早就已結下。
張瑞祥也是90后,和韋神一樣,打小就顯露出驚人的數學天賦。就讀于人大附中時,他就像班級里的"隱藏BOSS",平時低調內斂,一到數學競賽就火力全開。
2008年,第4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舞臺上,韋東奕、張瑞祥等6位少年組成中國隊,向全世界的數學高手發起挑戰。那時候的他們,站在集訓教室里拍照,穿著寬松的校服,臉上還帶著未脫的稚氣,誰能想到這幾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學生,即將在賽場上掀起驚濤駭浪?
比賽期間,張瑞祥和韋神不僅是隊友,還是同桌!想象一下,倆人低頭鉆研數學題,時不時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用只有他們能懂的"數學語言"交流。最終,憑借扎實的功底和超強的思維能力,兩人雙雙斬獲金牌!領獎臺上,他們穿著紅色隊服,笑得燦爛,高舉獎牌的模樣,讓無數人看到了中國數學新生代的力量。
比賽結束后,兩人的人生軌跡開始分岔。韋東奕2010年進入北大,繼續深耕國內數學領域;而張瑞祥則憑借優異成績,提前兩年踏入北大校門。本以為中學時的輝煌能讓他在大學"躺贏",但他卻選擇從頭開始。微積分、線性代數,這些對普通學生來說難如天書的課程,他硬是像開荒一樣,從零開始啃。
在北大求學期間,導師李偉固對他影響深遠。記得有次上復變函數課,張瑞祥為了一個證明思路,在圖書館熬了整整一個通宵。正是這種拼命勁兒,讓他在數學的海洋里不斷突破。
從2012年流傳出的照片就能看出,那時的他褪去了中學時的青澀,眼神里多了幾分沉穩和篤定,同學們都說他熱情又嚴謹,討論問題時永遠充滿自信。
畢業后,張瑞祥做出了和韋神截然不同的選擇——赴美留學。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他每天泡在實驗室的時間超過12小時,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
最終,憑借一系列亮眼的研究成果,他順利拿到博士學位,并在美國一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也正因如此,國內關于他的消息越來越少,不少網友得知他的選擇后,都發出感慨:這樣的天才,要是留在國內該多好!
結束語
但仔細想想,無論是扎根國內的韋東奕,還是遠赴海外的張瑞祥,他們都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韋神用純粹的熱愛推動國內數學發展,張瑞祥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學者的風采,他們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就像數學里的多元方程,每個解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