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央視主持人,大家往往會想到董卿、撒貝寧、尼格買提這些經常出現在屏幕上的面孔。
不過有一個人,也曾頻繁亮相于央視舞臺,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名嘴”,卻在31歲事業最紅火的時候,因為一句話選擇辭去央視工作,遠赴美國求學,也正是這個決定,讓尼格買提有機會走上如今的崗位。
那他去了美國做什么?現在過得又如何呢?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31歲離開央視,踏上異國求學路
也許你聽到“李佳明”這個名字時會覺得陌生,但只要看到他的臉,很多人就會說:“哦,是他啊!”
這位曾被稱為央視“低調實力派”的主持人,進臺不到半年就創下了一項紀錄。
他主持的節目收視率迅速沖上央視二套榜首,最高達到3.79%。
這相當于一個剛入職的新員工,短短半年就拿了全公司銷售冠軍。
從2000年開始,他與王小丫搭檔主持《開心辭典》,兩人配合默契,成為不少觀眾心中的經典組合。
之后他又獨立擔綱主持《絕對挑戰》,節目播出后立刻碾壓同時段其他欄目。
不僅如此,他還和李湘、何炅等人一起主持了第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節暨金鷹獎頒獎典禮。
由于他風格獨特,既風趣又不失穩重,臨場反應也特別快,總能在突發狀況中巧妙應對,所以觀眾都親切稱他為“佳明哥”。
圈內同行也評價他是“全能型選手”,無論什么類型的節目都能輕松駕馭。
到2005年,在央視工作的第五個年頭,李佳明已經成長為臺里的主力主持人,領導對他寄予厚望。
然而就在事業正旺之時,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辭職,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深造。
盡管父母反對、臺里挽留,他依然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方向。
原來,這位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央視主持人,內心一直藏著一個遺憾:他沒有真正上過大學。
為了夢想放棄大學機會
他出生在新疆庫爾勒,父母都是四川人。8歲時,他跟隨家人遷居四川綿陽。
剛到那里時,濃重的新疆口音讓他成了同學們的笑料,這種經歷深深打擊了他的自尊心。
于是他下定決心改變,整個暑假都在家練習繞口令。功夫不負有心人,開學后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同學們大吃一驚。
這種被認可的感覺讓他第一次對“說話”產生了興趣,也為他日后走上主持之路埋下了種子。
高中分科時,他想選文科,報考北京廣播學院。
可父親是工程師,覺得兒子的想法不切實際:“主持人只是個愛好,干工程才是正經職業。”
老爺子早已給兒子規劃好了人生路線:子承父業,做一名體面的工程師。
在父母的壓力下,李佳明只能選擇理科。雖然心里不愿意,但他成績依舊優異。
本以為上了大學還能換個喜歡的專業,沒想到高考結束后他才發現藝術類院校根本不招理科生!
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他做出一個大膽決定:不上大學了,直接報名表演進修班。
父母氣得差點斷絕關系,還威脅不再提供學費。李佳明只好硬著頭皮向同學借了500塊錢。
為了生活,他一邊上課一邊打工。
他在四川電視臺當實習記者,在高檔酒店做主持,甚至還在夜總會兼職主持。
可惜的是,進修班只能學習,拿不到正式文憑。
正當他為未來迷茫時,重慶九龍坡區電視臺的《金土地》欄目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雖然只是一個打雜的工作,掃地、倒水、洗采訪車,工資也只有400元,但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1995年,經過多輪選拔,李佳明成功進入重慶電視臺,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從《重慶新聞》做起,他干勁十足。
在參與制作《渝疆萬里行》節目時,他表現尤為突出。
即使途中生病住院,他也堅持完成了整期節目。
在工作之余,他還努力備考成人自考,最終順利考入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制作專業。
2000年,一次機會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這一年,他受邀主持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重慶賽區。
雖然只有短短三個月,但他的表現得到了央視領導的高度認可,并將他調往北京總部。
另一片天地
進入央視后,李佳明憑借獨特的風格迅速站穩腳跟。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不安感越來越強。
央視高手如云,隨便拎出一個主持人幾乎都是名校出身,而他連一張正規大學畢業證書都沒有。
在主持《絕對挑戰》期間,面對那些優秀的嘉賓,他常常感到自己知識儲備不足。
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身體被掏空”,擔心自己遲早會才盡詞窮。
就在他猶豫不決時,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哥倫比亞大學是全球傳媒領域的頂尖學府,央視對主持人的專業要求很高,你需要這樣的提升。”
于是,31歲的李佳明毅然選擇離開央視,踏上留學之路。
在美國期間,他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其余時間全部投入學習。
積極參與各種學術活動,最終順利拿到碩士學位。
2007年回國后,他發現曾經的位置已被尼格買提接替,《絕對挑戰》也早已停播。
昔日的央視紅人一時無處落腳,但他沒有抱怨,而是開始了新的嘗試。
2016年重返央視春晚,2019年轉戰軍事頻道主持《防務新觀察》,從綜藝明星變成了軍事評論員。
他說:“前25年做了太多節目,后25年只想專注做好這一檔。”
除了主持節目,他還為《環球時報》等媒體撰寫評論文章,逐漸轉型為國際事務分析專家。
有人覺得他放棄了大好前程很可惜,但他認為,追隨內心比追逐名利更重要。
現在的他雖不再耀眼,但卻活得踏實而滿足。
結語
李佳明的故事告訴我們,熱愛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從一個沒有學歷的追夢少年,到央視名嘴,再到軍事評論專家,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真正的成功不是站在聚光燈下,而是活出內心的充實與自由。比起個人榮辱,能夠為時代發聲更有價值。
【參考文獻】生活報-2020-08-26——《央視主持李佳明回應“消失”傳聞:在主持軍事節目》封面新聞-2020-08-24——《央視主持人李佳明:我沒有消失,在主持軍事節目,是我喜歡的國際時事工作》南寧晚報-2013-03-19——《央視主持接連辭職 李佳明或上位(圖)》華西都市報-2013-03-30——《李佳明接棒主持<向幸福出發> 自稱上春晚要慢慢來》上游新聞-2018-09-10——《李佳明歸國10年:想做電視上的教書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