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葉劍英收到一封,來自撫順80歲老農的信:我才是當年捉拿蔣介石的人!
這年的一天,住在撫順的一位80歲的老農吃罷了晚飯,躺在了椅子上,拿起了一份報紙。
當看到“孫銘九捉拿蔣介石”這一新聞時,老農王玉瓚氣的直哆嗦。
她之所以如此生氣,主要是孫銘九并不是第一個捉住蔣介石,而是自己。
為了澄清歷史事實,恢復自己的名譽。
王玉瓚特地給葉劍英,寫去了一封信件,要求平反。
那么,事實真如王玉瓚所說的一樣嗎?
葉劍英閱讀信件之后,立即派出了調查組進行了一次調查。
1936年10月23日-12月4日,蔣介石命令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進剿”紅軍。
為了讓張學良聽話,蔣介石還親自來到西安,進行督戰。
張學良打不過紅軍,又要被蔣介石當槍使,心里十分不痛快,便聯合楊虎城,發動了“兵諫”。
由于蔣介石每次只帶貼身侍衛二三十人,守衛十分空虛。
并且駐守華清池的還是張學良的衛隊第一營。
營長王玉瓚聽從了張學良的要求,派出了得力干將王世敏率領步兵包圍了華清池外圍,又讓第二營孫銘九助戰。
凌晨時分,戰斗打響,王玉瓚等人準備充分,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外圍的蔣介石衛兵,進入了華清池。
本來王玉瓚是直奔蔣介石而去,可是蔣介石腳步迅捷,提前從后山逃走了。
張學良知道后,對王玉瓚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捉住蔣介石,否則以叛逆罪論處。”
在嚴厲的命令下,王玉瓚越發賣力,終于在驪山找到了蔣介石的一只鞋子。
循著足跡,王玉瓚的手下,劉允政發現雜草叢的大石頭似乎有人,就給了一梭子。
槍聲剛落,雜草就站起了三個人,其中一個貼身侍衛掩護著蔣介石。
王玉瓚見到了蔣介石,笑了,就帶著蔣介石見了張學良。
那么為何王玉瓚不早點澄清歷史真相呢?
這主要是“西安事變”解決后,張學良的東北軍改編的改編,張學良只給了王玉瓚一筆安家費。
隨后,王玉瓚就定居云南。
全國解放后,王玉瓚又返回了老家黑山。
在鎮反運動中,王玉瓚因是“國民黨上校”,以“反革命”被錯誤判刑12年。
直到1978年,王玉瓚才脫去了腦袋上的帽子。
調查組查清了整個歷史事件的真相,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葉劍英看到報告,也是十分欣慰,給出了“愛國”、“正義”、“有功”的結論。
1980年,王玉瓚被推舉為遼寧省政協委員,還出席了全國政協文史辯論會。
后來,王玉瓚不論是生活,都有了保障,不少專家還曾拜訪他,詢問事變的詳細內容。
參考資料
《在華清池領兵“捉蔣”的不是孫銘九,而是王玉瓚》 廣東黨史 2006年第4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