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撈女游戲》大火(現在改名《情感反詐模擬器》了),總有粉絲讓小編趕緊蹭蹭熱度。
本著只想蹭蹭不進去的態度,想分析一波各大女主的感情線,結果沒兩天就有人把100%全完程度攻略給卷出來了,這內容做了八成也沒人感興趣吧?
畢竟是一款平均游戲時長10小時的AVG游戲,雖說題材觸及當下社會敏感神經,然而游戲類型注定它只能承載這么多時長的內容。
更何況這游戲主要面對的核動力牛馬群體,又沒有爺爺留下的三十萬彩禮遺產,大家都是工作日熬夜到半夜一兩點鐘玩一下湊個熱鬧,在看到陳欣欣封神劇情,流下幾滴忍者神龜的眼淚后,感覺自己好像有被這個游戲名稱給欺詐到了?
事實也在證明《撈女游戲》的熱度在迅速消失。
除了游戲發售當日被各路重拳沖上熱搜,以及發售一日后大家對于游戲演員精湛演技的討論,《撈女游戲》這個話題已經迅速淹沒在每日注了水的熱搜頭條,以及月薪3800每天笑哈哈的日常瑣碎中。
沒準今天發這么一篇文章,還不如本自媒體祭出祖傳藝能,扒一扒三十年前《心跳回憶》各大女主馬賽克同人圖來的更有料。
有玩家認為《撈女游戲》沒熱度是部分群體降熱搜的成果,但小編不這樣想,《撈女游戲》說到底也只是款爆紅了的電子游戲而已。
畢竟這些年的現象級游戲太多了,多這么一款不多。而這些游戲玩過之后無一例外,都有一種人到中年吃了藍色小藥丸也支楞不起來的頹廢感。
就拿緊挨著《撈女游戲》的另一款現象級游戲——《劍星》來說吧,雖沒有那么大的話題度,但熱度也足夠高,游戲質量肯定沒得話說,MOD也足夠澀,游戲主線也夠熬夜玩兩個大夜。
你說好玩吧?確實很好玩。
你說,那再玩一遍?唔……總有一種“老婆,今天我有點累”的無力感。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個玩家背著老婆“偷吃”,結果深夜玩累了,去廁所點上一支煙,就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總有那么一兩款游戲能玩上一年、兩年甚至一個童年,還要記一輩子,不禁感慨道:
“現在的游戲質量是越來越不行了,還不如我小時候玩過的XXX”。
白月光的殺傷力可見一斑,很多人管這種現象叫做“電子陽痿”。
然而依小編觀察,我是不同意把所有現象級游戲的“不持久”都歸因于電子陽痿這四個字上,電子陽痿廣泛出現顯然是有原因的。
至少在2020年以前,比如MOBA界的扛把子LOL還非常堅挺,也沒見哪群玩家動輒說自己電子陽痿。
那時候的玩家精力充沛,不止體現在晚上熬夜看比賽、白天板磚賺顯卡錢的亢奮上,也體現在各路玩家圈子的互沖之上。
那個年代還不是如今手游雄霸一方的格局,還是一個類似于端游、手游、主機三方割據,各路小眾游戲也能分到一杯羹的時代。
時間到了2023年以后,用文藝一點的講法——消費降級的大幕落下以后,大家的電子陽痿癥就越來越嚴重了(這里主要指的還是80后90后乘著春風的第一代玩家群體)
舉個例子,有誰還記得《幻獸帕魯》是哪一年出的游戲?
這款游戲在2024年1月爆紅,很多玩家都以“白天當牛馬、晚上玩牛馬”玩的不亦樂乎,熱度并不比現在的《反詐模擬器》差。
按理來說,開放世界的游戲類型應該能給這款游戲續命不少,然而這款現象級游戲終究逃不過曇花一現的命運,熱度大概也就維持了一個月時間吧。
你說這游戲好玩吧?確實好玩,那為什么不玩了呢?好像也記不起什么原因。
很多游戲都是日子一天又一天過著,某一日突然忘記點開,然后就再也沒有點開過。
后疫情時代另一款現象級大作莫過于《黑神話悟空》了,當年《黑神話悟空》發售后,無數玩家執迷于探索游戲真結局,夢想帶著天命人打上天庭。
然而礙于產能所限,大家最終發現這游戲打到楊戩之后,也就沒多少內容能玩了。
黑猴的爆紅不僅僅得益于它的游戲質量,還在于它國產3A大作的名號,給這款游戲的路人緣增色不少。
輿論給予《黑神話悟空》的熱度是空前的,這游戲從2024年8月發售之后,整個9月手機上還到處都是關于黑猴、四妹的各種內容,大家癡迷于的挖掘游戲細節,即便沒玩過游戲,也能通過各種二創參與狂歡。
然而在十月一在家躺尸七天后,黑猴熱度仿佛被隔斷了一般,終究還是下去了,這一點從熱度曲線上也可見。
畢竟是一款游戲時長50小時左右的游戲,總不會真指望大家玩上一年,玩到連黃風嶺有多少塊磚都要數的一清二楚的程度吧?
更何況長假之后真攢了更多的磚要搬,也是削減黑猴熱度的因素。
這時候有人要扯到“小時候我一款游戲打一兩年”的例子,總有人會反駁說:時代不一樣了。
可時代終究哪里不一樣了?似乎也沒哪個玩家能講明白,這時候籠統說自己電子陽痿,反而覺得心里好受了一些。
這種陽痿能痿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覺得《撈女游戲》涼涼的已經夠快了,其實還有更快的,小編依稀記得前幾年火過一款手游——應該叫鄙視鏈最底層的微信小游戲,就是大家小時候翻麻將一樣的三消游戲。
這游戲從全民爆火到徹底涼涼甚至只用了幾周的時間,那時候的大家對于現象級游戲的包容度還比較高,有人癡迷于游戲本身,有的人則忙著探索風口,想在這種游戲上大賺一筆。
若是這種游戲放到今天,你一分鐘前分享,下一分鐘大概就會被踢出群聊了。
歸根到底,小編覺得還是人變了,時代也變了。
80后老了,愛也是會慢慢消失的。
總有人嘲諷《撈女游戲》喜歡陳欣欣的是純愛戰神,然而白月光的殺傷力就是如此,對白月光的愛才叫愛。
至于對后面的何月盈、宋詩琪、唐曉甜等人,那只是為了向其他人證明自己還擁有愛人、過日子的能力,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人而已。
感情如此,游戲也如此。感情里有白月光,游戲里有我們曾經的青春。
至于時代現象,終究離不開那些吃灰的頂級顯卡、買了一倉庫卻忘記玩的游戲、被父母妻子數落的整墻手辦等等……很多人管這些現象叫童年補償。
小編倒覺得大家長大后本應該多補償補償自己,多玩玩游戲,奈何時代趕著大家向前走,既不給你時間、也不給你精力,還有一部分玩家,錢本身也是個問題。
既然青春逝去不再,時代也不再有第二春,那我們這一屆玩家的剩余時光,恐怕就只剩越來越嚴重的電子陽痿了。
至少從小編得出的結論來看,電子陽痿現象終究是無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