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黑神話·悟空》后
又一款國產3A游戲或將成為爆款。
成都本土企業靈澤科技制作的游戲《明末:淵虛之羽》(以下簡稱《明末》),將于7月24日正式上線。隨著上線日期的臨近,其預購量不斷增加,并成功登頂Steam全球熱銷榜(剔除免費游戲)。
這家公司的名字,或許還比較陌生。但事實上它已經產生了可能會讓你有些驚訝的數據:根據游戲分析機構Alinea Analytics的預測,《明末》全平臺首月收入有望接近6000萬美元。如果玩家轉化率穩定,僅Steam平臺銷售額就可能突破1億美元。
這款還未正式上線的中國游戲,已經引發全球關注。
Steam平臺截圖
出海不難?這是什么樣的游戲
所謂3A游戲,是指高成本、高體量、高質量的大型電子游戲,代表游戲行業的最高制作標準。
《明末》是一款國產動作角色扮演游戲,核心玩法強調武器流派選擇和資源管理。游戲世界觀融合了古蜀文明,構建了獨特的中式奇幻。
“文化和故事”這個游戲中的“軟實力”,得到了海外市場的認可。
全球著名游戲測評網站IGN的試玩報告指出,作為一款類魂游戲,《明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故事設定脫穎而出。
目前,游戲的發售平臺為PS5、XSX|S以及PC,均為海外平臺。
整個游戲的文化背景“純中國”,出海會不會遇到壓力?這是采訪靈澤科技聯合創始人郭心怡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完全不會。”郭心怡輕松地回答。
根據公司的前期調研發現,國外玩家盡管會在一些細節上不太明白中國文化,但這并不影響神秘東方文化對他們的吸引力。
事實上,市場對此早有反饋——《黑神話:悟空》擁有20% 的海外玩家占比;《原神》70% 的收入來自海外;《永劫無間》引發老外們的武術學習熱潮……
招商銀行研究院報告指出,《明末》作為另一部承載中華傳統文化的游戲,其獨特的國風類魂ARPG玩法,同時融合了中華傳統美學,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游戲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四川文化也將在游戲中得到突出呈現
企業三個聯合創始人中就有兩個四川人。6年制作時間,團隊從《華陽國志》《蜀王本紀》等古籍中提煉世界觀,實地掃描綿陽市報恩寺、安岳摩崖石窟、大邑開化寺等古跡,并將通過數字技術復原的文物融入到游戲中。據透露,游戲中的NPC說的是四川話,還有大熊貓彩蛋。
“其實,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文旅融合場景。”在郭心怡看來,古跡的融入,能激發全球玩家對取景點的興趣。“能讓他們玩了游戲后,跟著主角的軌跡,去這些地方打打卡,那就更好了。”
靈澤科技聯合創始人郭心怡
為什么誕生在成都?
把時間軸拉長看,或許你會覺得這個偶然,可能也是必然。
《明末》之前,《王者榮耀》《哪吒》《物華彌新》等耳熟能詳的IP,就誕生于此。
它們的誕生,和四川本身的文化底蘊相關——《哪吒》系列電影結界獸角色形象來源于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青銅人;手游《物華彌新》將四川博物院的“東漢制鹽畫像磚”擬人化,讓文物“活”起來;《王者榮耀》胖達榮榮融合川劇變臉、金沙文化等特色元素,讓豁達的四川性格躍然眼前……
這里,不僅有老底蘊,還有新土壤。
在天府長島數字文創產業園,“哪吒”雕塑與《明末》的宣傳海報隔街相望。數字文創產業的合作,在這里有個有趣的名字“百米產業鏈”。
比如,可可豆動畫和特效公司墨境天合相隔百余米。《哪吒》電影有啥問題要改動,雙方端著一杯咖啡就能到對方公司現場解決。
郭心怡說,靈澤科技也是“百米產業鏈”模式的受益者——《明末》的制作有數十家公司參與,本土企業占比近半。且游戲中角色、場景建模等關鍵環節的美術工程,成都本地企業完成了很大一部分。
向更大的土壤看,成都既有騰訊天美工作室、西山居、完美世界等游戲大廠的分公司,又有Tap4Fun、龍淵網絡、星邦互娛等本土優秀游戲企業,完備覆蓋了游戲產業的各個環節。
“在這里,我們確實得到了很好的支持。”郭心怡介紹,靈澤科技是第一批入住園區的企業,成都高新區在產業服務、政策支持、人才招聘、宣發資源上給予了許多幫助。她表示,就在前不久舉辦法律、知識產權講座上,她又學到了一些公司非經營業務領域的最新知識。
未來能否誕生更多優等生?
盡管成為爆款的可能性已經很大,但郭心怡表示:“國產3A游戲不會是一條輕松的路。”
如果把游戲市場和影視劇市場做對比,小程序游戲或網頁游戲更像是當下的微短劇,而3A游戲大作則是電影大片。硬件看,建模、特效、動捕等環節需要精心打磨;軟件看,敘事、音樂、氛圍等需要達到藝術品級別的水平。
“這需要長期積累,不斷提升我們的品質。團隊并不追求單作速成,而是借鑒全球游戲產業的經驗,通過提升國產3A游戲的整體品質,來增強國際認可度。”
她認為,目前,國產3A游戲真正的爆款還不多,但今后可能會不斷增加,同時玩家的挑剔程度會更加顯現出來,對游戲質量、水平的要求會更高。
當市場看到了3A領域的希望,勢必會讓更多資源涌入到這個賽道中來——業界認為,國產3A游戲已從“偶發奇跡”轉向“可預期的產業浪潮”。天風證券預測,今年中國3A游戲市場規模將達133億元,2026年增至169億元,2027—2028年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復合年增長率達 35%。
雖然壓力在變大,但游戲產業帶來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游戲+文旅”新趨勢下,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兩者之間的互動。
去年11月,東亞電競錦標賽在成都舉行,“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也一并推出,三國文化、大熊貓等四川特色資源,跟著游戲一起提升國際知名度。
此外,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通過數字文創、沉浸式游戲體驗等新手段,未來還能進一步推動游戲與旅游、文博產業的結合。“想象空間巨大。”
2018年至2024年,成都規上文創企業從1552家增長到逾3000家。今年一季度,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達948億元,同比增長10.3%。
國產3A游戲已站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躍升的關鍵節點。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市場需求的共振,使其具備成為全球文化現象的潛力。
“今后國產3A游戲開發者們的心緒不再是‘為愛發電’。相信在更優質的土壤中,我們能結出更高質量的果實。”郭心怡說。
(四川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