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老照片上,可以看見是張文秋女士和她三個女兒的罕見合影。
位于中央的是張文秋,其面前的是幼女張少林。相片右側的女孩為劉思齊,左側的則是邵華。
或許大家對這幾個名字并不熟悉,但是提到其中兩個女孩的丈夫,或許大家就能反應過來了:
劉思齊的第一任丈夫,乃是毛澤東的大兒子毛岸英。
邵華的夫君,乃是毛澤東的次子毛岸青。
他們夫婦并肩歷經風雨,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傳奇篇章。歲月見證了他們的堅守,故事成為永恒的銘記。
毛澤東與毛岸英(右二)、劉思齊(右一)
張文秋其人
張文秋的一生,是傳奇而跌宕起伏的。
精于新聞編輯之人,竟夸張宣稱其先后擁有六位丈夫。
張文秋
然而事實上,這是張文秋因黨組織工作而作出的犧牲,她曾經先后同四位男性同志組成“假家庭”,作為黨中央在某個地方的情報集散中心。
而她真正的兩位丈夫,卻先后死在牢獄之中。
她自己曾經兩度身陷囹圄,在獄中度過十來個年頭。這樣一個人,這樣一段傳奇的人生,無疑是值得紀念的。
張文秋
張文秋,出生在1903年湖北省的一戶富紳家庭。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二,陳譚秋和董必武,分別教授這個年輕的姑娘科學與國文歷史。
年少的張文秋,心靈深受兩位恩師的濡染。
圖 | 張國芳(妹)、孔慶蘭(母)、張振甲(弟)、張振鰲(兄)、張楠(父)、張文秋
1919年,她參加了五四運動。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張文秋踴躍投身于各類工人罷工以及婦女解放運動。
1927年,她與同為共產黨員的劉謙初相戀。
在不久之后,國共合作破裂,大屠殺開始。張文秋為了躲避大屠殺,藏在了一個棺材當中逃過一劫。
她一路奔逃至武漢。于此地,她獲安排在劉先源麾下工作。
為了更加方便地租到房子,她使用假名李麗娟,成為了劉先源的“太太”。
這場夫妻大戲,一直持續到武漢市另外一個秘密機關被敵人搗毀為止。張文秋收到通知,要迅速轉移。
武漢舊照
這個時候,已經有超過三十名地下工作者被逮捕犧牲。
1929年,張文秋夫婦先后被國民黨抓捕。
1930 年,張文秋獲救出獄,誕下女兒劉思齊。然而,不幸的是,其夫最終慘死于獄中。
張文秋與女兒
生下女兒之后,張文秋幾乎沒有任何休息。
彼時,黨中央開始著力籌備一個覆蓋全國的蘇維埃中央機構,以推動革命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而為了對這個蘇維埃中央機構進行初步規劃,需要組織一次較為大型的會議(全國蘇維埃地區代表大會)。
接到了這個任務的,是張文秋和已經化名為“趙玉卿”的林育南。
林育南
故技重施,張文秋化名“張一平”,和人當起了假夫妻。
在代表大會開始之前,他們對外宣稱,要替“趙老太爺”辦一場八十大壽。屆時,諸位親朋好友皆會蒞臨賀壽。
圖 | 張文秋和陳振亞
后來,受到黨內的左傾主義錯誤影響,這個“蘇維埃中央機構”無疾而終。
1931年,因為“王明路線”的左傾錯誤,林育南等24位共產黨人在上海被秘密殺害。
不久以后,張文秋調至中央軍委聯絡處,全力投身于情報收集工作。她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在這一領域默默奉獻。
這一次,她又遵循安排與明面上身份為“德裔華人”的吳照高成了“夫妻”。
在他們的“家庭”中,張文秋的工作,就是從報紙上面搜集各種軍政資料。
張文秋與三個女兒
其后,吳照高調赴日本,張文秋亦終結了身為“吳太太”的這段生涯。
此后,出于對上海工人狀況的洞悉之需,張文秋奉調前往上海浦東。
因為單身女人在那里租不到房子,張文秋又與另外一位男同事成為了“夫妻”。
邵華與劉思齊
1937 年,張文秋與陳振亞締結良緣。此后,他們育有兩女,即張少林與邵華。
1938 年,陳振亞在赴蘇之途,竟遭新疆的盛世才蠻橫拘禁。
三年后,他于獄中壯烈就義,把生命獻給了正義事業,其英勇無畏令人敬仰。
陳振亞
三女兒
張文秋長女劉思齊,乃毛岸英之妻,亦是毛澤東之養女。她的身份,承載著特殊的情感與責任,成為一段佳話中的重要角色。
據悉,1938 年于延安,劉思齊在參演話劇之際,引起了毛主席的關注。
當時毛主席見她伶俐可愛,又想到她父親早晚,直接將她收為自己的養女。
后來,劉思齊與毛岸英相戀并結為夫妻,此中亦有一段佳話。
據說兩人開始談婚論嫁的時候,劉思齊還不滿十八歲。當時毛岸英急著想成婚,卻被毛澤東制止。
這乃因蘇區婚姻法明確指出,十八歲乃法定的成婚之齡。此規定彰顯了對婚姻年齡的規范,體現了一定的法制考量。
盡管在那個時候,婚姻法還沒有在全國推行出來,但是毛澤東還是堅持要求兒子遵循法度。
這并不是一件大事,然而從中,我們還是可以看見新成立的共和國的底色。
后來,毛岸英參加了朝鮮戰爭。
那實在是一場過于慘烈的戰爭,不少人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持有悲觀的看法。
許多將軍甚至根本不愿意派自己的親信前去送死。
但是毛岸英悍不畏死,堅持前往,最終在那個絞肉機一樣的戰場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毛岸英始終未向妻子透露,自己即將奔赴朝鮮戰場這一重要決定。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要去“出差”。
直至三年后,抗美援朝戰事方休,劉思齊方才知曉,丈夫所謂“出差”之地竟是朝鮮。
而這個時候,毛岸英的尸骨早已經埋在了那片冰天雪地之中。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959 年,劉思齊首度奔赴朝鮮,以祭奠其已逝的夫君。此番行程,滿是哀思與深情。
毛岸英犧牲后,毛主席對養女的心理狀況甚為關切。他以慈父之心,時刻留意著養女心理層面的變化,給予無盡的關懷與呵護。
1955 年,劉思齊在毛主席的安排下,赴莫斯科留學。此番安排,也開啟了她人生新的篇章。
盡管這一段文字記錄非常的簡單輕薄,我們卻能從中猜測,毛主席是如何為了劉思齊的心理問題,用心良苦地安排她出國改換心情。
毛澤東與兒子毛岸英
后來流傳得很廣的一封書信,也是毛澤東在勸導劉思齊走出喪夫之痛,改嫁他人。
邵華是張文秋的二女兒,在1960年嫁給毛澤東次子毛岸青。
毛岸青、邵華、毛新宇全家合影。
邵華在政治領域功績卓著。1995 年,其獲授少將軍銜,成為共和國十五位女將軍之一。
在2004年,邵華被評為中國十大巾幗奇才。
張文秋與邵華
結語
張文秋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她曾經一度為了工作,犧牲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而新中國成立之后,她的三個女兒,也各自有所成就,為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張文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