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童聲里的中國”全國少年兒童合唱上海市浦東新區展演活動在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紅領巾劇場開唱。來自浦東新區多所中小學的12 支“文明少年逐夢合唱隊”以清亮童聲為七一建黨節獻禮,用歌聲傳遞家國情懷。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指導,浦東新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浦東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浦東新區教育局主辦,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以一場“童聲里的中國”音樂盛宴,搭建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生動實踐平臺。
“七一”前夕傳遞“追光”使命
活動在《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的激昂旋律中拉開序幕。時值“七一”前夕,現場特別設置“文明少年逐夢合唱隊”頒證儀式——12支優秀團隊接過聘書,正式成為“用歌聲傳遞正能量”的文明少年代表。
“接過聘書,就接過了一份責任。”一位獲頒團隊的學生表示,“我們會用更純凈的童聲講述中國故事,為黨的生日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作為活動的重要環節,“文明少年暑期營”在現場正式啟動,標志著青少年暑期實踐進入“精彩模式”。隨后,2025年浦東新區未成年人暑期優秀項目同步發布,涵蓋“紅星筑夢”“智創未來”“青春破浪”“藝彩綻放”“文明潤心”五大主題,將通過紅色研學、科技實踐、體育競技、藝術體驗、社區服務等多元形式,為青少年打造“平安、健康、快樂、有益”的暑期成長平臺,助力孩子們在實踐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大篇章展繪就立體畫卷
展演中,12支團隊以“童眸里的山河”“薪火相傳的歌聲”“未來進行曲”三大篇章,用童聲繪就傳統文化、紅色基因與未來愿景的立體畫卷。《敕勒歌》的草原蒼茫、《喊巴山·喊清江》的武陵山水,通過非遺織錦與土家號子的融合,展現中華文明的多元魅力;《外婆橋》的石庫門弄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集體記憶,以滬語念白與臺上臺下拉歌,喚醒代際情感共鳴;《少年中國說》的武術表演、《明天》的AI對話,則詮釋了新時代少年“心懷熱愛、逐夢未來”的責任擔當。最終,展演在《最好的未來》的溫暖旋律中圓滿落幕,星河般的童聲為現場觀眾留下“童真永不褪色”的美好記憶。
據了解,本次活動通過“校校有歌聲、班班有合唱”的層層選拔,從306首參賽作品中精選12個曲目,聯動學校、家庭、社區及專業藝術力量,打造了一場兼具藝術水準與育人價值的文化盛宴。后續,優秀合唱作品將通過平臺展播,讓更多人聽見浦東少年的聲音。
“童聲是最純粹的語言,也是最有力的傳承。”主辦方表示,本次展演以藝術為橋,將愛國教育、文化傳承與實踐育人深度融合,未來還將通過跨區域聯動、數字化創新等方式,持續放大“童聲里的中國”品牌效應,為青少年成長注入更多“精神養分”。
原標題:《五大主題項目點亮成長藍圖,全國少年兒童合唱浦東展演活動啟航》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宋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