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社會實說。
關注我,每日分享最新社會熱點!
事件經過
6 月 25 日,一位外賣小哥在網絡上發布視頻,吐槽殯儀館員工深夜點外賣,但該訂單始終沒有人接單。
視頻截圖顯示,有人下單了一杯冰鮮檸檬水,收貨地址為泰山殯儀館東南門,并備注“進去門往里走”,訂單顯示凌晨零點10分前送達。外賣小哥說,該訂單最終沒有人接單。
而在視頻評論區,一名網友稱檸檬水訂單因為一直沒有外賣員接單,就退單了,但是同樣的收貨地又點了一份漢堡,并且備注了“提前點送達投訴”,凌晨零點19分送達。
泰安市泰山區殯儀館職工表示,正在核實此事,殯儀館晚上確實有人員值班,是不是惡作劇他也不清楚。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正在核實當中。
類似事件
曾有外賣小哥表示,凌晨2點接到訂單,地址為城郊某殯儀館,備注欄赫然寫著“送到3號告別廳,敲門說故人托夢要吃炸雞”。半小時后,外賣小哥抵達陰森寂靜的殯儀館,到3號廳敲了幾下門,卻無人應答。打電話給下單人,對方只傳來刺耳的笑聲后便掛斷,這時外賣小哥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惡意惡作劇。
其實這類殯儀館深夜點外賣的事件并非個例。某短視頻平臺上,甚至出現了以“整蠱外賣員”為噱頭的系列視頻,創作者故意在凌晨向殯儀館、墓地等特殊場所下單,并拍攝外賣員驚慌失措的反應。這些惡作劇看似是尋求刺激的玩笑,實則暴露了部分人扭曲的娛樂心態。
惡作劇行為觸碰了道德底線
從外賣小哥的角度看,這類惡作劇直接危害到他們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本來夜間前往陌生且陰森的場所,就有一點的危險性,而被欺騙后的沖擊更可能留下心理陰影。有數據顯示,因惡意訂單導致的外賣員心理創傷案例逐年上升,其中超30%涉及特殊場所惡作劇。一位曾被“騙”到殯儀館的騎手在采訪中坦言:“那之后連續一周不敢接夜間訂單,每次騎車經過類似建筑都忍不住心悸。”
從社會倫理層面分析,殯儀館作為承載逝者尊嚴與生者哀思的特殊場所,其氛圍本應該是莊重肅穆的。這種惡作劇不僅擾亂了殯儀館的正常工作秩序,更對家屬的情感造成潛在傷害。試想一下,當家人在殯儀館為親人守靈時,突然被外賣員的敲門聲打斷,這是什么樣的感覺。另外,這樣的行為還加劇了社會信任危機,讓外賣員與用戶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脆弱。
結語
制造惡作劇的人也許認為就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但這種行為本質上是踐踏他人權益。網絡流量時代,部分人沉迷于通過制造驚悚、獵奇的情節來獲取流量和關注,卻忽略了底層勞動人民的辛酸艱難。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公序良俗,必須堅決抵制。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