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一定會影響經濟發展,原有的計劃無法實施或者延后實施,以取得的成果可能毀于一旦。包括與國外的合作項目。
中國與伊朗已經成為友好國家,2021年兩國簽署了25年期的中伊醫合作協議。沒想到在今年6月12日突然發生了伊以沖突。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特朗普派了100多架飛機,轟炸了伊朗。有人說30,000億中伊投資項目血本無歸,還有人說中國早就料到這一天了,早就有所準備,事實真的如此嗎?
很可怕,100多架飛機出現在一個國家的上空,那簡直是密密麻麻,怕是一架飛機只扔下了一枚炸彈,也會出現一大片的焦土。
那么美國的這次空襲對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項目影響幾何呢?
實際上就連持續10多天的以色列對伊朗的轟炸行動,對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項目都沒有影響,那么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
伊朗把大量的核裝置和導彈裝置、無人機都放在了地下的深洞中。
特朗普的炸彈和導彈不是炸伊朗的民用設施,而是軍用設施。
特朗普轟炸的軍用設施,和以色列的目標一樣,但不是伊朗的導彈項目和無人機項目,也不是伊朗的兵營、彈藥庫和指揮機構乃至將領的住所。
那是以色列轟炸的目標,特朗普炸的是伊朗的核設施。特朗普重點轟炸福爾多等三個主要核設施,其他核設施是順便一將。
為了摧毀這三個主要的核設施,在美國轟炸機攜帶鉆地炸彈來到伊朗上空之前,曾經找了一個地方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證明鉆地炸彈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是毀傷效果非常顯著。
所以當這些炸彈扔到伊朗的地面之后,大坑立刻出現了,核設施立刻化成了焦土。
那么核材料被炸成了碎片,其輻射性仍然存在,會不會導致產生大面積的核污染呢?
至于這些核污染對伊朗人的影響,那不是美國要管的事情,不過美國也考慮到其它可能性。
美國要防止這些核材料所形成的碎片通過地下水污染石油,導致美國無法再從中東地區采購石油,中東地區的石油是美國石油的主要來源。據說特朗普采取了防范措施。
根據伊朗和美國傳出的消息,在特朗普轟炸伊朗之前曾經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多次通知伊朗,而轟炸之后伊朗多次表示,在轟炸之前就轉移了核材料。這說明什么問題?
這說明特朗普炸的不是濃度在60%的濃縮鈾,而是離心機。
因此后來伊朗承認美國摧毀了伊朗的核設施,但是又說核材料仍在的說法是科學的。
伊朗先否認美國摧毀伊朗核設施,后來承認美國伊朗核設施的說法,也是不矛盾的。
如果從核材料的角度上來說,伊朗的核能力當然保留了。如果從離心機的角度說,伊朗的核能力當然不存在了。
炸了離心機,能影響伊朗的核能力嗎?當然能。有離心機。無論是濃縮了一定濃度的濃縮鈾還是鈾礦石,都是一堆廢土。
如果鈾礦石不進行提煉和濃縮,根本不能夠發電,更不能制造原子彈。就像不提煉的稀土礦石不能夠生產半導體和雷達一樣。
制造原子彈所需要的鈾的濃度是90%以上,用核材料發電所需要的濃度是5%,3%也可以。
即使是3%的鈾,也需要使用離心機進行濃縮。鈾礦石很容易得到,但是離心機就不容易得到了。
泉水界能夠生產鈾礦石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夠生產離心機的地方鳳毛麟角。
炸了伊朗的離心機,伊朗的核能力倒退幾十年的說法有毛病嗎?所以特朗普這一次真的不是吹牛,美國情報部門的質疑毫無道理。
特朗普的主要目的是炸毀伊朗的離心機,所以只使用了4枚鉆地炸彈和30枚戰斧巡航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的威力沒有鉆地炸彈大,但是鉆地炸彈打的是地下目標,而不是地面目標。
因此對地面的設施影響力有限,無論是軍用設施還是民用設施都是如此。不存在爆炸以后產生的沖擊波,導致周圍的民用建筑都被摧毀的情況。
所以不會影響伊朗和其他國家的合作項目。那么說也不會影響伊朗和中國的合作項目,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并非如此。
伊朗和中國的合作協議早在2021年就簽署了,那么現在執行情況怎么樣呢?
要知道伊朗和以色列戰爭才發生了三年,在其他的時期,伊朗并沒有發生戰爭,不應該影響中國和伊朗的合作。
伊朗和中國的合作還不受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影響,伊朗和中國的合作項目應該進展很快,應該有很多成果。
盡管這些成果可能不被炸彈和導彈炸毀,但是最起碼在戰爭期間,人員的流動性受限,應該影響這些項目的進展和應該產生損失,為什么說沒有產生損失呢?
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項目涵蓋很多內容,根據中伊25年合作協議所披露的內容,幾乎涉及到生活和生產的方方面面。
石油經濟是伊朗的經濟支柱,但是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項目卻超越了石油經濟。中國從伊朗采購石油,但是還會幫助伊朗發展制造業,以改變伊朗經濟結構單一的局面。
實際上伊朗想發展和平利用核能,也是想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
如果伊朗擺脫了對石油經濟的依賴,那么就能夠擺脫美國的經濟制裁的危害,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主要是制裁石油的進出口貿易。
現在石油進出口貿易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說而且在中國的幫助下在其他方面拓展。
中國將除了幫助伊朗發展制造業以外,還將幫助伊朗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道路建設和通信建設等。
換句話說就是改變伊朗的營商環境的硬件條件,使伊朗能夠吸引掙更多的投資,包括中國企業的投資。
中國企業在這里投資,就可以發展伊朗的制造業,然后帶動商業的發展,帶動伊朗其他產品的外貿收入。
可以說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中國和很多國家的合作都是這個樣子,不是只有和伊朗的合作是這個樣子,中國和很多國家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很多國家都在這個關系的指引下加入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過中國和伊朗簽署的合作協議與其他國家與中國簽署的合作協議有一個不同的點。
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早就料到了一些事情。
中國和伊朗的合作協議簽訂于2021年,但是早在這之前特朗普就撕毀了伊核協議,并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還要求伊朗取消中程導彈項目。
伊朗很不滿,那時伊朗和美國又發生戰爭的苗頭。
如果伊朗和美國發生大面積戰爭,美國使用了地面部隊,并對伊朗的后勤設施進行轟炸。
像對付伊拉克的第1次海灣戰爭那樣,那么中國和伊朗等國家的合作項目必然受到影響。
因為當時存在這種風險,中國和伊朗簽訂合作協議的時候,采用了一個特殊的方法。
這個方法規定中國和伊朗的25年合作協議具有永久性,換句話說,這個25年合作周期不是從簽訂協議的時候開始的,而是從協議開始落地的時候開始的。
什么時候條件合適了,什么時候就落地,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個協議沒有具體的合同,除了25年,連數字都沒有提到。
也可以這樣解釋,沒有量化指標。再說的明白點就是沒有具體的合作項目,只是一個合作框架。
不過伊朗被美國轟炸之后,30,000億中伊合作項目這個說法還可能真的就快落地了。
持續12天的戰爭導致以色列的導彈、炸彈消耗了很多,反導系統的攔截彈也被消耗差不多了,據說至少有4億美元的攔截彈被耗光了。
美國也不可能再對伊朗下手,美國的經濟情況很糟糕。更何況這次出動100多架軍機又消耗了不少軍費。所以說特朗普這一炸對中伊合作沒有什么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