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是真的卷,恰逢 RTX50 系顯卡發布,各地又有國補,加上 618 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價格確實比往年更香!老狐和身邊的幾個小伙伴都趁著 618 剁手了新的筆記本。
本來大家都還挺開心的,但沒過幾天小伙伴就懷疑自己的電腦有問題,因為他買的電腦配置和老狐的差不多,但運行游戲的幀數卻明顯比老狐的低!雖不至于卡頓,但小伙伴卻因此感到不爽。
大家都差不多的硬件配置,怎么我的幀數就比你的低?
老狐要說的是電腦真沒問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不同筆記本的散熱設計所導致的,說到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差異,這里面的水可就比較深了,老狐也趁這個機會和大家好好聊一下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問題。
散熱設計決定性能釋放
首先,CPU 和顯卡在工作時都會發熱,特別是高負載時,一般來說性能越高,發熱越大。而筆記本內部空間有限,其散熱設計不可能做到像臺式機那樣游刃有余,為了把溫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幾乎所有的筆記本電腦都會設置一個整機功耗上限,俗稱功耗墻。也就是說甭管你怎么壓榨它的性能,整機的功耗都不會超過功耗墻的限制。
至于說這個功耗墻到底有多高的上限,就很大程度取決于筆記本的散熱性能,散熱能力越好的,自然就能設置更高的功耗墻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釋放。說到這里,你大概明白了為啥硬件配置差不多,但是老狐的筆記本跑游戲的幀數比小伙伴的高,原因無它,老狐這款筆記本散熱更好,性能釋放更激進。
當然,老狐并不能因此就武斷的說自己這臺筆記本比小伙伴的好,因為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是一個很復雜且不斷取舍的過程,每種散熱方式都有優缺點。大致上可以分為主動散熱和被動散熱,主動散熱包括水冷和風冷,被動散熱的種類比較多,主流的包括熱管散熱、鰭片散熱和 VC 均熱板散熱,當然也包括硅脂散導熱和液態金屬導熱等輔助散熱方式。
五花八門的散熱方式
一般而言,主動散熱方式的散熱效率高,能夠迅速將筆記本內部的熱量帶走,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也比較可控。比如最常見的風冷,實際上它就是在筆記本電腦內部裝上小型的渦輪風扇,而提高風扇轉速、增大風扇直徑、增加風扇葉片數量都可以顯著提升散熱效果。但是這也會導致噪音增大,影響使用體驗。
少數對對性能以及散熱有更高要求的游戲本則會采用外接水冷的散熱方式,由于水擁有更大的比熱容,因此散熱效果比風冷更好,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是成本更高,二是筆記本的水冷一般采用的是外接式的方案,體積和重量上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熱管散熱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被動散熱方式,它的主要原理是熱管靠近芯片的這一端內部有特殊液體(比如酒精或純水),受熱后會瞬間蒸發成氣體,變成氣體后,會順著熱管內部空腔快速跑到另一端。熱管的另一端連著散熱鰭片,也就是筆記本出風口那些金屬片,這里的溫度較低。氣體跑到這里后會重新凝結成液體,與此同時,鰭片會迅速帶走熱量。熱管內部有細微的毛細結構,冷凝的液體會順著這些結構自動流回熱源端,就像用紙巾吸水一樣,準備下一次循環,如此循環往復。
熱管散熱一般需要配合鰭片使用,成本相對較低,但是會占用較大的筆記本內部空間,對空間布局也有一定的要求,因為熱管彎折的過多也會影響散熱效率。要想提高熱管散熱的效率就只能增加熱管的數量或者增大單條熱管與熱源的接觸面,這些無疑都會增加筆記本電腦的重量。
那么有沒有一種既能保證散熱效率又能兼顧體積和重量的散熱方式呢?
畢竟這年頭誰不想既要有要!你別說還真有!他就是 VC 均熱板,其實 VC 均熱板的散熱原理和熱管散熱大同小異,但是 VC 板越薄,內部液體循環更快,散熱效率更高,老狐舉個例子,銅管就像像用勺子一點點舀走熱量,而 VC 均熱板更像直接潑一盆水降溫,哪個散熱效率更高自不必說,要說缺點嘛,除了貴,好像也沒啥缺點了。
到底該怎么選?
你以為這就完了?沒那么簡單,筆記本的散熱套路多著呢!
上面聊的都只是單一的某種散熱方式,真正落實到具體的產品層面一般廠商都會根據不同的產品定位以及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一種或多種散熱方式。大家也要根據自身的使用場景和不同的需求進行選擇,正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職場精英和商務人士一般不在乎性能,對散熱也沒那么高的要求,相反,靜音和優雅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在星巴克里或者高鐵上,筆記本電腦突然散熱器突然“起飛”這就很社死了。有過類似經歷的自然知道老狐在說啥。
所以對于這類商務人士和職場精英,老狐最推薦的反而是 Macbook Air 和微軟 Surface Go 這類采用均熱板純被動散熱的筆記本電腦。這類筆記本的功耗墻一般在 20W 以下,雖然性能一般,但是它們本身功耗低,發熱量不大,最關鍵是完全沒有散熱噪音,也不用考慮定期清理灰塵,從始至終就倆字:優雅!
對性能要求稍高一點可以考慮帶風冷和熱管普通輕薄本,功耗墻一般在 25- 45W 之間,比如老狐上班碼字用的這臺聯想 YOGA Air 14 用著就很舒服,它依舊輕薄,但是相比純被動散熱的筆記本有著更好的適應性,能勝任負載稍重的工作,偶爾開個黑兼顧以下輕度娛樂也是可以的。
對于普通大多數用戶老狐覺得全能型筆記本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全能型筆記本一般都采用風冷加熱管的散熱方式,當然也有部分高端型號會搭載 VC 均熱板。其擁有不錯的散熱能力,功耗墻一般設置為 45W-95W,同時在重量體積和重量也不會過于夸張。應付一般強度的工作和輕度的游戲也 OK。主打一個干啥都行,全面均衡。
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蘋果的 Macbook Pro 系列和聯想的小新 Pro 系列。這類筆記本由于有不錯的散熱能力,一般廠家都會內置多種不同散熱模式可供切換,日常用安靜或者標準模式,有高性能需求時可以切換到全速模式。
如果你只想買一臺筆記本覆蓋大多數的使用場景,那么選擇全能本一般不會出錯。
最后就是針對游戲黨以及對筆記本有較高性能需求的用戶,老狐建議直接考慮散熱能力強悍的游戲本或者專業工作站。
這類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堆料及其夸張,一般至少配備 3 根較粗的熱管和至少兩把大尺寸風扇,再配合大面積的鰭片,散熱能力相當強悍,功耗墻一般會設置在 130W 以上,有部分高端型號甚至會采用液態金屬和搭載外接水冷來進一步加強散熱能力,功耗墻可以輕松突破 200W。
到了這個級別,重量、體積以及噪音都可以犧牲,強大的性能以及良好的散熱才是重點!
做人嘛!玩得開心最重要!
搞清需求 按需選擇
其實說到底,筆記本的硬件配置只是一方面,它僅僅能保證一臺筆記本的性能下限,實際的性能表現更多的還是取決于它的散熱設計。
話說回來,正如開頭提到的,筆記本的散熱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因為體積、重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導致筆記本電腦不可能像臺式機那樣充足的散熱空間。
所以不同產品定位的筆記本在設計散熱時必然會有所取舍,各位在選購筆記本時還是應該搞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結合自己的使用場景來選擇合適的產品。
參考資料:
華碩官網
聯想京東自營旗艦店
IFIXIT
編輯:斐哥
筆記本電腦愛好者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