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傳出來一條消息:
在杭州交社保,女性可以提前退休5年。
雖然杭州相關部門,很快就出來辟謠,說要滿足很多條件,才能實行。
但是,這里里外外暗示著一種風向:
杭州又準備下場搶人了。
以前搶的是年輕人和產業,讓更多人來到這里工作生活買房,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現在杭州又瞄準了退休的老人,暗地里估計在制定相應的政策。
從數據上看,2024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了10萬,里面大部分都是老人。
杭州2024年人口新增10萬,扒開一看,全是是老年人,住房雙軌制,苦一苦年輕人。。
這些老人的畫像,非常一致:
孩子在南方工作,生了孫子需要人帶,把老人從外地叫來搭把手。
以后大概率會在南方養老,消費和養老金,都會帶到這邊。
除此之外,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總會有矛盾。
到時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住在一塊,可能會再買一套房子,這又是一筆大開銷。
這個算盤打得真精明。
目前東大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各個地方都在互相搶。
搶人口,搶產業,搶教育,搶醫療。
不僅城市之間要搶,城市內部也要搶。
城市內各個區的寫字樓嚴重過剩,想填滿企業,就得從旁邊的區域搶過來。
人口、產業都好說,什么是搶教育、醫療?
以深圳為例,最近40年剛發展起來,教育醫療做得不夠好。
于是最近10年,深圳千金買馬骨,從全國各地挖醫療、教育人才。
尤其是北方某些頭部城市的醫生和老師,本身是當地的中流砥柱。
結果深圳直接一麻袋錢砸過來,一個個全都跑了。
這些人也想為家鄉做貢獻,但深圳給的實在太多。
好一點的醫院主任醫師,在其他城市,全部加起來可能只有幾十萬。
但來到深圳,只論陽光收入,都很容易破百萬。
屬實是站著把錢賺了。
老師也是一個邏輯。
大概3-4年前,深圳的學校非常吃香,畢業生剛進去就能拿到30萬以上。
很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削尖了腦袋往里擠。
在深圳本地相親市場上,老師也是非常拿得出手的職業。
尤其是女性,相當于小王炸級別的存在。
大學方面,深圳過去20年鉆了很大空子。
引入了清華深圳院、北大深圳院、哈工大深圳院,都是名校。
甚至2017年前后,各大985學校,都有過來開個分校的想法。
后來2019年左右,這個空子被高層叫停了,不允許跨省辦學。
否則很多中西部的985學校,最后會把深圳當總部,把原來的地方當分部,嚴重影響地方平衡。
再說回養老的問題。
目前東大內部,男性60歲退休,女性50-55歲退休。
現在養老金不太夠用,說要逐步延遲3-5年退休。
這樣的通知下來之后,老百姓反應如何?
好像,沒有太強烈的反應,最后默默接受了。
國外可不是這樣子。
例如法國,操盤手苦口婆心的說,家里快沒錢了,大家再苦一苦,多干幾年。
結果,一群人都開始反對,畫風類似這樣:
對比其他國家,東大的平均年齡偏低,退休年齡也偏低。
等未來醫療技術進步之后,老年人壽命變長,而年輕人的生育率依然低迷。
到時候,只有延遲退休一條路可以走。
這樣的決定很得罪人,容易挨罵,但后人可以享受到這筆遺產。
東大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操作。
幾十年前,老一輩之間流行著一種觀點。
本身他們就是泥腿子出身,渾身沾滿了血,不在乎體面。
如果一些臟活遲早要做,不如讓他們直接做了。
反正都要挨罵,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
這樣也能讓后面的人,更體面一些,不用再渾身沾血了。
反過來,如果一些好事可做可不做,那前面的人就先留著,給后人做。
歷史上,很多老人就是這么做的。
故意做點不妥當的事情,再讓后人給自己擦屁股。
算是扶上馬,送一程。
延遲退休也是一個邏輯。
從普通人的角度看,是一種觀點;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種觀點。
但就算退休年齡一樣,可地區之間平均壽命不同,最后依然有巨大差異。
可能都是65歲退休,上海老頭還能活20年,但西部某些地方只能再活10年。
這就是區域之間的巨大不平衡。
為什么上海和西部地區,平均壽命能相差10年?
因為老年人最需要的是醫療資源,生病了搶救回來,就可以多活幾年。
但西部很多區域,地廣人稀,無法就近形成有效的醫療資源。
很多農村地區也一樣,如果送到醫院需要1小時,那基本上可以放棄治療了。
剛進城的一代,很多依然對農村抱有幻想,覺得住在大院子里寬敞,舒服,自在。
總是說,以后退休就回農村住,種菜自己吃。
別人問他們,醫療怎么辦?
她們說,小病就近能看,大病不用看。
這種說法完全是瞎胡鬧。
城市的價格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公共產品。
醫療資源,甚至能夠讓平均壽命增加10歲,這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現在北方很多即將退休的人,都在南下打聽養老政策,以后退休后,準備來南方。
一是孩子在這邊,二是南方經濟更發達,各種醫療資源、福利待遇更好。
就說養老金標準,杭州和上海,基本上是全國第一梯隊。
算上各種節日補助,每個月能夠拿2000-2500左右。
另外,老人很關注生活成本的問題。
南方很多城市,操盤手開了大量的社區食堂,就放在家門口,專門服務這些老年人。
除此之外,各地也出現了一種新職業,網格員。
工作內容之一,就是定期聯系這些老人,看看有沒有出事。
2月份的時候,南京就有過一個案例。
網格員發現一位老大爺,好幾天沒出來散步,電話也打不通。
上門一看,發現老大爺在家里摔倒了,最后被及時送往醫院,上了新聞報道。
看到這個新聞,有的人收獲了感動,有的人則收獲了另一種視角。
居委會、社區食堂、網格員,都是潤物細無聲。
說到最后,為什么最近20年,南方人口和經濟全面領先,北方始終落后?
而且南方不僅GDP比例在增加,人均GDP也和北方拉開了差距。
說明,北方某些地方,可能真的出了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產業和制度。
不管是互聯網、新能源車,還是現在各大風口領域。
北方除了北京之外,沒有第二座城市值得被討論。
名義上的北方第二城,天津,內部的氛圍也偏傳統,等靠要的觀念太重。
看到南方賺錢,心里很急,但依然無法擺脫對泛體制的崇拜。
到最后,只能用穩定、直轄市、教育醫療資源好,來安慰自己。
再過10年,差距會進一步被拉大。
而南方,只說長三角內部,能拿得出手的城市就太多了。
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常州、南京、合肥,各個城市都有特色產業,生機勃勃。
而且價格分布很合理。
覺得上海成本高,那就去蘇州,杭州,南京;
還覺得貴,那就去合肥、無錫、常州。
再不濟,很多江浙小城市,依然有一定的經濟體量,能夠容納更多人口,生活很舒服。
所以,20年時間,江蘇人口增加1000萬,浙江人口增加1700萬。
這些地區,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區域。
對于普通人來說,不管年輕還是年老,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