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眼科醫院因未取得義診備案批復,擅自開展義診活動被處罰。該眼科醫院是三級眼科醫院,面積達15000余平方米。
作者|肖湘
來源|看醫界
又一家眼科醫院因未取得義診備案批復,擅自開展義診活動被處罰。
近日,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透露,山東一家眼科醫院被當地衛生健康局罰款5萬元,違法事實為未取得義診備案批復,擅自開展巡回義診活動。
醫院官網介紹,該眼科醫院是三級眼科醫院。醫院面積15000余平方米,設置白內障、眼底病、屈光眼肌和腫瘤整形專科、眼外科、角膜病、小兒眼病、眼預防保健等8個眼科專業,20個眼科門診,120張病床,8間百級和千級層流手術室,不同規格學術及教學中心。
實際上,近年來,眼科醫院因義診未備案被處罰的案例并不罕見。
2024年9月,云南大理某眼科醫院因違反《衛生部關于組織義診活動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依據《衛生部關于組織義診活動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第七條第(一)項、《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大理市衛健局罰款人民幣5萬元。
2021年7月,信陽市衛健委以對該市一家眼科未經備案開展義診為由,對其實施了“沒收義診使用器械(裂隙燈一臺、電腦驗光儀一臺、視力表燈箱一個)、罰款人民幣5萬元”的處罰。據了解,該眼科醫院與大理被處罰的眼科醫院同屬一家醫療集團。
除了眼科,骨科醫院也有因同樣原因被處罰的案例。
2024年4月,四川瀘州一家骨科醫院與一社區協商開展義診,骨科醫院派了2名醫生帶著設備、宣傳頁等前往社區,還沒支好攤子,問診的居民就排起了長隊。而后被舉報,醫院沒能出具義診備案證明,醫院又屬于跨區義診,衛健局隨后以涉嫌非法行醫為由,扣押了現場的藥品、醫療器械,對醫院立案調查。聽證后,將罰款金額降為5萬元,并對醫院作出相應的處罰。
民營醫院如何合法開展義診?知名醫改專家、看醫界專欄作者徐毓才就醫院義診未備案曾為看醫界撰稿,為讀者解讀醫院義診的法律規定。
義診必須備案,未經備案擅自組織義診為“非法”
《衛生部關于組織義診活動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要求,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義診活動的備案、審查、監督和管理。
義診組織單位原則上應組織本地區的醫務人員在本地區范圍內舉行義診,在開展義診活動前15日到義診所在地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需跨縣、市或省組織義診時,組織單位應在開展義診活動前15—30日分別向其所在地和義診所在地相應的縣、市、省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義診備案時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義診情況說明,包括義診的組織單位,開展義診的時間、地點,義診的內容,參加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名稱、醫務人員數量及其從事專業等。
(二)組織單位法人代表簽發的責任承諾書,包括:在預定時間、地點開展所備案的義診,義診中不從事商業活動,不誤導、欺騙公眾,不聘請、雇傭非醫務人員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咨詢,不妨礙公共秩序等。
(三)參加義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復印件)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的有效證明(復印件)。
(四)參加義診醫務人員所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同意其參加義診的證明。
(五)在城鎮公共場所開展義診須提供城管等部門的同意書。
只有合法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才可義診
參加義診的機構必須是合法的醫療機構或批準設置的預防、保健機構,也就是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取得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
參加義診活動的人員必須具有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并經執業注冊,義診時佩帶本機構統一印制的胸卡。
組織非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非醫務人員參加的義診是“非法行醫”行為,衛生行政部門要立即責成義診組織單位停止義診,并依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對相關機構和人員予以嚴肅處理。
義診,“義”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陰謀”
義診最顯著的特點是“義”。也正是有這樣一層外衣,因此更有蒙蔽性。
個別非正規機構以義診之名行非法行醫、欺騙群眾、詐騙錢財之實,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了惡劣影響。
還有一些社會辦醫機構,為了擴大業務,通過義診“篩查”吸引病人,宣傳醫院“優惠”政策,最終實現為自己的私利。
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于民營醫院義診采取的斷然措施:禁止。2019年8月,安徽亳州利辛縣醫保局在召開全縣定點民營醫院監管工作暨業務培訓會上宣布:即日起,各定點民營醫院一律停止開展各種形式的義診宣傳活動,嚴厲打擊宣傳免費治療誘導群眾住院的違規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暫停協議。
由此可見,凡是在義診中推銷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非法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廣告或從事其他商業活動;在義診中進行封建迷信活動;超出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備案的義診內容,擅自變更義診時間、地點等均屬非法行為。
為避免義診過程中出現違法行為,便于群眾監督,一些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義診的醫療機構必須在義診現場懸掛“義診備案書”原件。(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