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款、被強拆,明明想告行政部門 “亂作為”,結果官司卻輸得不明不白?很多人不知道,行政訴訟有一套嚴格的審查標準!今天政訊通·全國法制調研中心就用真實案例 + 法律條文,告訴你行政訴訟的審查重點!
一、行政行為合不合法?6大審查標準記牢!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條,法院必須從這6個方面審查行政行為:
主體資格要“對號入座”:城管局管違建、公安局管治安,越權處罰無效!比如環保局對“違建”開罰單,直接違反《行政處罰法》第17條;
管轄權限有紅線:異地執法、越級處罰都不行,必須符合《行政處罰法》第22-23條規定;
執法目的需正當:設局“釣魚執法”、公報私仇?這類惡意執法行為,法院直接判違法;
程序一個不能少:沒調查就罰款、不告知聽證權?違反《行政處罰法》第54-61條,屬于程序違法;
證據得“鐵證如山”:僅憑口供就處罰?證據不足、偽造證據,統統站不住腳;
法律適用要精準:用過期法條、張冠李戴,必然敗訴!
二、案例拆解:嫖娼處罰案的審查邏輯
有人因“嫖娼”被處罰,法院該怎么審?
?正確方向:聚焦公安機關的處罰流程、證據鏈、法律依據;
?錯誤思路:法官只盯著原告的違法事實,卻不審查處罰本身是否合法。記住!被告違法不能用原告有錯來“洗白”!
三、發現跑偏?立刻“叫停”!
庭審中發現法官偏離這6個審查方向,當場指出:“法官,本案應依據《行政訴訟法》第6條審查被告行政行為合法性!” 并在書面材料中列明具體違法點。
打行政官司,細節決定成敗!評論區聊聊,咱們一起 “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