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7月3日,一游客發布視頻稱,在廣東省汕頭南澳島旅游,花318元在某平臺購買了一個8份海鮮1份素菜的套餐,到店后店員聽到他們說的是四川話,就以團購都是凍品,新鮮的要去缸里點,問價格也不說,稱完直接打出一張2297元的賬單讓他們核對。
7月4日,記者聯系了汕頭市南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也有收到過這家店(海上漁村海鮮餐廳)的相關投訴,也經常對這家店進行檢查,不只是價格,還有衛生等方面。昨天,也去處理這家餐廳了,現在已經將其查封。(據7月4日江南都市報報道)
事情并不復雜,但是疑問重重。
一是,當地居民介紹,這家店以前叫八號魚港,一直做宰客生意,后面一直被投訴就換了店名,現在叫海上漁村海鮮餐廳(南澳店)。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家店宰客不是一次,而是屢遭投訴,最后名聲臭了,換個馬甲繼續騙人?那么,當地監管部門為何一直沒有進行有效處理?
二是,評論區多位網友曬出相似經歷,這正好印證了當地居民的說法。本來,如果商家宰客,只要監管部門及時出手,不可能讓他們繼續為非作歹,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那么,當地既然接到投訴,經常到店檢查,為何阻止不了餐廳宰客?
318元的套餐,因為聽到是外地口音,就想著法子來騙人,最后價格達原價的7倍之多。商家如此猖狂,讓人懷疑和當地的監管不力有關。這次餐廳被查封,當地迅速處理,可能是看到事件在網絡上鬧大了,這才果斷采取措施。
汕頭南澳島是知名的旅游勝地,監管部門有必要加強文旅相關行業的管理,以凈化市場風氣,保障旅游行業發展。商家違法違規的行為,無疑給當地形象抹了黑。如果監管不力,就會導致旅游形象受損,口碑下降,最后給游客留下“再也不去了”的感嘆。
查封餐廳不是終點,當地應該拿出徹查的勇氣。到底有多少游客被宰?當地有必要搜集相關信息,如果有消費欺詐行為,應該讓商家賠償消費者,同時應該依法處罰,讓不法商家付出代價。在這里,也提醒有類似遭遇的游客積極舉報投訴,追討損失。另一方面,當地有關部門應該對餐廳換馬甲的行為進行查處,防止商家再次變換名頭出來害人。同時,應以此為契機,看島上還有沒有其他餐廳干類似的勾當。
監管部門不能看網帖辦事,看到輿論洶涌才當一回事,應該將日常監督落實到位。像這樣屢屢宰客的餐廳,應該拿出魄力和勇氣,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讓他們的不法行為無法得逞。總之,千萬不能讓個別商家的不法行為,毀了行業的一鍋粥。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