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對于中國股民來說,今天最大的消息是:證監會換標識了!
下圖左側是新標識,右側是老標識。
右側的老標識,老股民都比較熟悉,而且大多吐槽過,認為這個標志很像一個解不開的繩結——預示著“被套了”。
舊標志是2012年5月啟用的,設計原意是:白色背景上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形圖案,寓意“三公原則”——公開、公正、公平。
新標識為紅色背景上3個V字形圖案環抱,共同構成一個“公”字形圖案。
新標識在維持原來“三公原則”的基礎上,有4個好意頭:
1、不再“被套牢”;
2、3個V組成新圖案,V代表著勝利;
3、背景換成了紅色,標識里紅色占比更高、更喜慶;
4、整個標識呈圓形,代表著圓圓滿滿。
下圖,是證監會微信公眾號使用新標識后的效果。
絕大多數股民對新標識滿意,認為有好意頭,可以增加對市場的信心。
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迷信”,多此一舉。
我認為:人們起名字、設計標識、設計建筑物的外觀等,都希望有好意頭,這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心理,不能簡單說成“迷信”。
中國人喜歡紅色,認為紅色象征著吉祥;至于綠色,自漢唐以來或多或少有點“貶義”。
所以,全球股市的K線圖,只有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受中華文化影響比較深的日本,用紅色代表上漲、綠色代表下跌;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綠色代表上漲,紅色代表下跌。
再比如,在世界很多股市外面,往往會有牛的雕塑。最著名的,當屬紐交所外的銅牛。沒有哪個交易所,會在門口以熊為主建一個雕塑。
在中國兩大股市——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也都發生過雕塑變化的事情,跟追求“好意頭”相關。
比如在深交所門口,有一組以牛為主、以熊為輔的雕塑(下圖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這組雕塑的文字介紹說:由三頭銅牛和若干形態各異的小熊組成……散布于銅牛周邊的若干小熊,或俯首帖耳,或頑皮嬉鬧,憨態可掬,意趣盎然。
雕塑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是:三頭牛在爭斗,顯示牛氣沖天;受到牛的震懾,一群小熊人仰馬翻。
不過,后來這組雕塑被吐槽為:牛被熊包圍了。
2021年11月的時候,那群小熊被移除,只剩下了三頭牛。
上交所“牛的故事”就更有趣。下圖是2019年11月換的新牛,以及此前的老牛。
老牛有三大缺點:
1、放在交易所大堂內,上面有屋頂,被人解讀為“牢”字;
2、牛接近于綠色,綠色代表下跌;
3、牛的姿勢顯示它處于艱苦的階段,外觀接近于倒V型。
新牛克服了之前的三大缺點:
1、搬到了室外,打破了“牢”字;
2、換成了金色,象征著豐收、財富、吉祥;
3、打破了倒V型,呈現牛氣沖天的樣子。
有意思吧。無論是兩大交易所,還是證監會,最重要的標識都修正過,而且都是為了好意頭。
今天A股表現也不錯,上證指數漲了超過20個點。
隨著中美倫敦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細節被確認,被雙方高層批準,中美貿易協定看起來大局已定。
今天有消息說,老特或許會在9月上旬訪華。
今天,外交部發言人對此有回應。日本共同社記者提問,中國是否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九三勝利日閱兵儀式,能否提供更多細節?發言人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于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此前中方曾公開邀請他訪華,他也表示愿意來。如果能9月3日來參加中方的盛大活動,當然意義重大。不過相信在美國國內,會有一定的阻力。
我的預判是:他訪華,大概率是中美貿易協議的細節敲定了,很可能來了直接簽約。
最近,中方也曾警告美國:不能在跟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中,設置損害中國的條款(如針對中方的“二級關稅”)。這件事可能會給談判進程帶來不確定性,但估計影響不會太大。
而美國即將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估計9月美聯儲可能會第一次降息,在鮑威爾結束任期(2026年5月)之前或許會有2次降息。
2026年5月之后,降息節奏會顯著加快,估計5月到12月會再有4到5次降息。
這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空間在今年9月以后也會增大,這有利于經濟復蘇和股市走好。
未來1年,中國股市應該有一波較大的行情。消費復蘇、脫鉤替代(主要是高科技)、中特估等板塊,將有不少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