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67
今年已經讀大三的小迪,每年暑期有一項雷打不動的安排——探望老友黎恒暢,乳名鐵蛋。
鐵蛋的語言和思維,因自閉癥而停留在孩童的世界。每次見面,小迪都會帶上他最愛的巧克力和脆脆鯊。
鐵蛋見到他,總會使出全身力氣,完成一套專屬的“三連擊”儀式:左手擊掌,右手擊掌,雙手合力擊掌。
小迪默契地配合著。這重復了無數次的儀式,是鐵蛋表達喜悅的方式。
雖然不能像同齡人一樣聊工作、談未來,但小迪無比珍視與鐵蛋相處的每一刻。看到他純真的笑容,聽到他指尖流淌出的鋼琴聲,小迪就覺得“被深深治愈了”。
這份跨越17年的情誼,不僅給鐵蛋帶來了玩伴,也改變了小迪的人生軌跡。三年前高考結束后,小迪報考的專業都是醫學,并順利被海南醫科大學錄取。
“世界上還有許多像自閉癥一樣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我希望自己能做出一點點貢獻。”
采寫| 夏天
編輯| Jarvis
圖片|受訪者供圖
“這不就是鐵蛋嗎?”
小迪懵懂地意識到鐵蛋的“不同”,是在小學三年級。他讀到《笑貓日記》里“從外星球來的孩子”那個章節時,心里咯噔一下:“這不就是鐵蛋嗎?”
小迪記得,幼兒園時,鐵蛋總是一個人呆著,有時還會發出奇怪的聲音或做奇怪的動作。
身為孩子王的小迪決定主動靠近他。那時的游戲很簡單,就是小朋友相互追逐。鐵蛋雖不回應,但總跟著小迪,這讓小迪很自豪,愿意保護這個小弟。
作為大哥,他也會認真告訴鐵蛋“上課要安靜”,但鐵蛋只能安靜一下,過陣子又會開始“搗亂”。
因為小迪愿意帶著鐵蛋,而鐵蛋也能跟著小迪混,慢慢地兩個人的關系從校內發展到了校外,兩家人也因為孩子相識、熟悉。
孩童時期的鐵蛋與小迪
讀小學后,鐵蛋轉學去了四川老家,但每次回深圳,鐵蛋媽媽總會邀請小迪到家里做客。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迪不再喜歡追逐打鬧的游戲,但鐵蛋還是玩得很上癮。
或許因為許久未見的緣故,又或許因為小迪從小就心智成熟,他總是遷就著鐵蛋,直到從書籍中了解到自閉癥。
“那時終于明白了,原來他說不清楚話,是因為生病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迪開始翻閱更多和自閉癥有關的資料,并在跟鐵蛋相處時,嘗試應用看到的知識。
更多的時候,他會學著鐵蛋媽媽的樣子跟鐵蛋溝通——眼神看向哪里、手指指向哪里,幫他說出自己說不出的話。
數年堅持下來,小迪明白了:鐵蛋發出的聲音,或者重復做一些動作,甚至突然的煩躁,都是有原因的。
這是他表達情緒、感受世界或讓自己舒服的方式,是對環境刺激的自然反應。
“他不是故意搗亂,只是感知的世界不同。”
“我們往這邊走,也繞開他”
鐵蛋家毗鄰麗湖公園,每次相聚,小迪總會帶他去公園活動。“在自然環境中,鐵蛋很開心,看他開心,我也開心。”
然而,并非每次外出都順暢。
小迪清晰記得高中時的一次經歷:那天,鐵蛋異常興奮,發出了一些奇怪的聲音,好像是模仿動畫片中某個角色,動作幅度也很大,不斷跳起來與自己擊掌。
果然,這些舉動遭到了路人的注意,一個大叔盯著二人看了一會后,給他們了一個白眼,還專門繞開了。
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小迪瞬間攥緊了拳頭,一股沖動涌上心頭。但理智及時拉住了他——帶鐵蛋出來,不僅是陪他尋開心,自己身上還有一份責任。
他看向鐵蛋,發現對方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渾然未覺外界的異樣目光。
“我們往這邊走,也繞開他。”小迪有點賭氣,拉著鐵蛋的手,也遠離了大叔。
在小迪看來,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奇妙的緣分。他與鐵蛋的友誼始于懵懂的童年陪伴,那時,小迪只覺得“一起玩”便是全部。
但了解自閉癥后,這份陪伴悄然生長出更深的理解與主動適應的責任感。
少年時期的鐵蛋與小迪
這份理解與耐心,讓他真正走進了鐵蛋的內心。高中以后,他甚至可以一個人帶著鐵蛋外出,或在他家過夜。
他記住了鐵蛋媽媽獨自帶著鐵蛋,輾轉多個城市學習的堅韌。
也忘不了在鐵蛋家留宿時,鐵蛋爸爸夜里多次起身、為熟睡的兒子輕輕掖好被角的瞬間。
這些無聲的守護,讓他深切地感受到一個家庭面對特殊境遇時的愛與不易。
小迪坦言,人生路上朋友來來往往,但像與鐵蛋這樣跨越17年光陰、始終如一的羈絆,實屬難得。
在他眼里,鐵蛋是他生命中一個極其特別的存在,二人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長。
“一場深刻的雙向滋養”
“我每次去找他,都能清晰地看到他的進步。”小迪的語氣里滿是欣慰。
他見證了鐵蛋的成長。從最初表達困難、經常著急,到漸漸學會彈鋼琴,再到如今琴技精湛,甚至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鐵蛋的每一個變化,都讓小迪感到驕傲。
已關注
重播分享贊
關閉
觀看更多
退出全屏
切換到豎屏全屏退出全屏
大米和小米已關注
分享視頻
,時長04:23
0/0
00:00/04:23
切換到橫屏模式
繼續播放
進度條,百分之0
播放
00:00
04:23
04:23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0.75倍1.0倍1.5倍2.0倍
超清流暢
繼續觀看
為了他的自閉癥發小,他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醫學
觀看更多
原創
為了他的自閉癥發小,他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醫學
大米和小米已關注
已同步到看一看寫下你的評論
視頻詳情
鐵蛋在臺上演奏
小迪說,隨著時間推移,鐵蛋成了他的一份牽掛,回家看看他,成了一種習慣。
“和鐵蛋相處非常純粹。他本性里的善良和單純,總能帶給我一種沉靜溫暖的力量。他沉浸在音樂中的專注與熱愛,也是對我的一種鼓舞。”
在大學宿舍的夜談中,除了女孩和體育,小迪的話題里還多了一個名字——鐵蛋。
他會拿出手機給室友看兩人的合影,講鐵蛋的變化,講他在音樂上獲得的獎牌。
鐵蛋獲得的獎牌
這份跨越了17年的友誼,也影響了小迪的人生軌跡。
他選擇攻讀中西醫臨床專業,背后有一個樸素的愿望:“世界上還有許多像自閉癥一樣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我希望自己能做出一點點貢獻。”
他認為,社會對這個群體真正的幫助,源于平等的相待,而非居高臨下的憐憫。
更高的境界,是放下所有預設,像對待任何朋友那樣,去發現彼此獨特的光彩。
這份體察,也悄然塑造著他未來的醫者仁心——面對患者,醫生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設身處地的理解與關懷。
他觀察到,社會對自閉癥群體的態度,往往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有人出于善意施以“關愛”,帶著“幫扶弱者”的心態,能做到這一步,已屬不易。
我們不能僅僅盯著自閉癥這個標簽。在這個標簽之前,他們首先是一個個鮮活、獨特的生命個體。
自閉癥不該成為一個遮蔽一切的符號。每個人的能力、興趣、面對的挑戰都千差萬別。
如今回憶起公園里那位繞道而行的大叔,小迪釋懷了很多。“我能理解他行為背后的邏輯——那是對未知的本能反應。”
但他心中更高的境界,是放下所有預設,像對待任何一位朋友那樣,以全然平等的姿態去相處、去發現彼此獨特的光彩。
就像他和鐵蛋,“我們是彼此的朋友。不是誰對誰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場深刻的雙向滋養。”
如今,鐵蛋在琴鍵上彈奏著他的世界,同齡的小迪則在醫學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在一個又一個寒暑假,一次又一次笑著、鬧著、奔跑著的時光中,鐵蛋和小迪從童年長到了成年!
或許,維持友誼的秘籍不只有同頻,更多的是理解與包容,就像小迪說的:“因為鐵蛋,我更懂得了生命的豐富和世界的寬廣。”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