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成語,放到現在就是報考學校或者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考上,沒有被錄取,就叫名落孫山。聽起來都覺得很慘,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宋朝,當時有一個才子叫孫山。這個孫山非常的幽默,他很喜歡說笑話,所以大家也叫他滑稽才子。
宋朝的時候科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得參加科舉,孫山跟他老鄉的兒子一起來到了京城,他們就想要考上舉人。結果到了舉人放榜的時候,孫山發現自己在榜單的最后一名,當然榜上有名已經很好了,但是跟他一起來的那個老鄉的兒子沒考上。這個兒子就說不好意思回家,要跑出去打工了。
孫山在考試結束之后回到了老家,這時候老鄉就過來問他我兒子有沒有考上,他不好意思直說,怕對方失望。琢磨了半天說了一句,孫山在榜單的盡頭,而令郎在孫山之外。有文化的人聽到這里已經非常的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說他是舉人榜上的最后一名,而他的兒子根本不在榜上。
孫山這個人的心態非常的好,他能自我調侃就算考上最后一名,他也完全無所謂,而正是因為他才出現了名落孫山這個成語。相信所有的學子都不愿意看到這個成語,因為大家都希望考試能夠考上,畢竟辛辛苦苦學習了那么多年。所以希望大家學習了如果孫山這個成語之后就立刻把它忘掉,不管什么樣的考試都能一次就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