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蘇超火了之后,足球相關的股票,什么賣草坪的都漲了起來。
那蘇超之后,還有哪些體育產業能火呢?有幾個原理,大家可以對照著去思考。
但是也要聲明一點,我說這些不是讓你跟風去買股的,而是想再次提醒大家體育產業的黃金時代真的來了。學體育的朋友,想創業的朋友,可以從這里找找機會了。
近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支持體育產業的發展,我整理了一下,你們看看,或許就能感受到國家支持發展體育產業的決心了。
圈子里今年的4月局會解讀文章里,我也提示過,說目前各省各市只要有能力且理解政策的,一定都會想辦法發展體育消費,所以說江蘇的反應超快啊。
【政策解讀25-07】<4月局會>
我們就以蘇超為例,來說說為什么政策要支持發展體育,以及什么樣的體育能發展得起來。
第一層邏輯,體育有消費基礎,可以拉動內需。
比如蘇超聯賽,讓一堆閑置的體育場館重新用起來了,場場爆滿,除了可以收門票錢,大家看完比賽后,去附近吃個啤酒燒烤小龍蝦啥的,甚至大家只是買瓶水、買點小吃,是不是都帶動了附近的消費增長。
第二層邏輯,體育有觀賞性。
就像看《灌籃高手》時,你不會在乎球員是不是職業,只要比賽夠熱血,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觀眾就愿意買單。
而且體育觀賞的門檻比較低,就算是小學生進賽場看體育,也能看得懂。比如看足球比賽,誰都知道球進框了就是贏了,輸贏強弱一看便知,對賽事進行點評,基本是個人都能說兩嘴,能看懂、有參與感大家才愿意去看啊。
另外,參與門檻也相對較低,比如這次“蘇超”,參賽的500多號球員,60%是老師、學生、快遞員、程序員這樣的普通人,年齡從16到40都有。
這種低門檻也就代表著消費市場的基數足夠大,產業規模的上限可以很高,甚至可以比電影行業高很多倍!
但反之,我們就可以倒推出,體育行業需要避開那些觀賞性較低,且門檻高的項目。
比如擊劍,它的觀賞性就沒有那么強,深入地調查一下,你會發現,很多人看完擊劍比賽之后,都無法分辨出來,到底是誰贏誰輸,大家連看看不懂,就難以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
所以雖然都是體育行業,但肯定會有一些項目是火不起來的。
第三層邏輯,體育有競技性、對抗性。
有對抗性則能引起熱議,誰贏誰輸,一辯起來就容易引爆輿論,而引爆輿論后則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現在整個江蘇都借著“蘇超”的東風火起來了,鎮江的西津渡景區,夜游的游客比平時多了三倍;鹽城推出的“看鳥 + 看球賽”套餐,訂單破2萬,南京五臺山體育館周邊多家酒店幾乎滿房。所以,除了門票消費,文旅餐飲住宿的消費可能更高。
另外,各種周邊產品、廣告、衣服、鞋帽紀念品,甚至連帶著各種線下的鍛煉、培訓、比賽都會火爆起來,規模可以搞得很大。
總之,發展體育行業是拉動內需的一個強力引擎。它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打造體育明星,在各種國際比賽上拿獎,而是培育出消費產業,能夠直接變成居民日常娛樂、文化、休閑消費的產業。
那么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能做的事情很多,生產銷售各種周邊產品、紀念品,還有各種培訓、比賽都可以搞起來。
在粉絲圈里的朋友,去搜索【政策解讀24 - 16】,里面給大家提示了進入體育行業,可以利用的政策優惠。
最后有一件事必須重點提示,最近我發現很多新進圈子的朋友,歷史的內容都沒有去看,甚至連25年財富密碼專欄的內容也沒看,結果等機會來了,受益的只能是老圈友了,所以建議大家進圈子里,一定要把重要的專欄給看一遍。
有時間的話,往前幾年的內容都是值得看看的,圈子3天內自主退款,隨便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