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臺宣稱,“美國之音必須被干掉!”此言論瞬間引發軒然大波。
美國之音這個有著83年歷史的老牌媒體,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特朗普對它的不滿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背后的矛盾由來已久。
早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局勢還不明朗,特朗普仍在為選舉結果做最后的努力。但美國之音在報道中卻直接稱拜登為“當選總統”,還引用歐洲領導人的賀電來證明拜登當選的合法性。這在特朗普眼里,無疑是一種背叛。自己還在為總統之位奮力一搏,美國之音卻提前“站隊”,這口氣特朗普怎么咽得下?
特朗普(資料圖)
除了大選期間的矛盾,美國之音在“通俄門”事件上對特朗普的大肆宣揚,更是讓特朗普怒火中燒。2019年“通俄門”調查結束后,特朗普直接把美國之音等相關媒體定性為“人民公敵”。要知道,美國之音作為聯邦政府資助的官方媒體,本應代表美國政府的立場,可在特朗普看來,它卻多次與自己作對。
特朗普下臺前,為了整改美國之音,特意改變了其人事任命,試圖讓這個宣傳機構回到自己期望的軌道上。然而,2021年1月20日,拜登上臺后的第一天,就簽署了約12個行政令,其中不少就是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人員任命方面,拜登上臺不到48小時,特朗普任命的美國之音臺長羅伯特?賴利和副臺長伊麗莎白?羅賓斯就被解雇,安保人員直接將他們護送出辦公大樓。這一系列操作,讓特朗普和美國之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在拜登執政的4年里,美國之音不僅一如既往地抹黑中俄等國家,還成為了民主黨對付特朗普的工具。特朗普被彈劾調查期間,美國之音發布了大量相關報道,且報道傾向明顯。在特朗普看來,美國之音完全淪為了民主黨的“喉舌”,對自己進行各種攻擊和抹黑。
如今,特朗普重新掌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復仇”的機會。他委派自己的高級顧問卡莉?萊克解散美國之音,卡莉?萊克在美國眾議院表示,管轄美國之音的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爛到了根子上”,必須進行重組,以符合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議程。
目前,美國全球媒體署和美國之音已經有近640名全職員工和500多名合同工被解雇,拜登政府任命的人員幾乎一個不留。但特朗普顯然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他的目標是徹底整改美國之音,甚至直接將其關停。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也在積極配合特朗普的行動,通過各種渠道營造輿論,推動對美國之音的改革。他表示,美國之音長期以來的運作模式存在問題,不僅耗費了大量納稅人的錢,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宣傳效果,甚至在一些國際事務中起到了反作用,因此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特朗普的推動下,相關改革法案也在逐步推進。雖然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部分議員擔心改革會影響美國在國際輿論場的話語權,但特朗普憑借其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力排眾議,堅持推進改革。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這一行動,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美國國內,不少人對特朗普的做法表示反對。美國之音的前記者們聯合發表聲明,痛斥特朗普的行為是對新聞自由的踐踏。他們認為,美國之音雖然是官方媒體,但一直以來都在為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發聲,為美國在國際輿論場樹立形象做出了貢獻。特朗普因為個人恩怨就對美國之音下手,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些媒體專家也指出,特朗普的做法可能會導致美國在國際輿論宣傳方面出現混亂。美國之音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和經驗,一旦被解散或重組,新的宣傳機構能否迅速填補空缺,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是未知數。而且,這種內部的動蕩可能會讓其他國家看到美國的分裂和不穩定,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
國際社會方面,德國政治學家表示,特朗普對美國之音的行動,暴露了美國內部政治斗爭的激烈程度。美國一直標榜自己是民主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經常以“人權衛士”“民主燈塔”自居,對其他國家的內政指手畫腳。但現在,美國國內的政治斗爭卻將其丑陋的一面暴露無遺。
記者無國界組織美國分部的執行主任克萊頓?韋默斯更是表示,“特朗普消滅美國之音,這簡直是送給中國和伊朗等國的一份‘大禮’。”在他看來,美國之音雖然長期對中國等國家進行抹黑,但在國際輿論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特朗普關閉美國之音,可能會讓美國在針對中國等國家的輿論戰中失去一個重要的“武器”,相對而言,中國等國家面臨的輿論壓力可能會減輕。
美國之音從成立之初,就承擔著對中國等國家進行輿論宣傳和滲透的任務。在過去的80多年里,美國之音通過各種渠道,用不實信息、歪曲報道等手段,試圖抹黑中國的形象,干涉中國的內政。比如在涉疆、涉港、涉臺等問題上,美國之音罔顧事實,發布大量虛假新聞,誤導國際輿論。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之音確實是中國在國際輿論場的一個對手。
但特朗普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幫中國報仇。他的行動更多是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一方面,特朗普要報復美國之音在他執政期間對他的“背叛”和攻擊;另一方面,他試圖通過對美國之音的整改,打造一個更符合自己理念和政策的宣傳機構,為自己的“美國優先”議程服務。
而且,即使美國之音被關停或重組,美國針對中國的輿論戰也不會停止。美國還有其他眾多媒體和宣傳機構,它們依然會在政府的引導下,對中國進行各種形式的輿論攻擊。中國在國際輿論場面臨的挑戰,不會因為美國之音的變化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拜登(資料圖)
特朗普對拜登舊部的清算,不僅僅局限于美國之音。他上臺后,還撤銷了前國務卿布林肯和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安全許可,甚至撤銷了前總統拜登的安全許可,取消其接收機密信息的權限。這些舉動,都是特朗普對拜登政府勢力的一種打擊。
這種內部的政治斗爭,對美國的未來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國內政策來看,特朗普和拜登代表著不同的政治理念和利益集團。特朗普主張減稅、限制移民、加強傳統能源產業發展;而拜登則提倡加大政府經濟干預、增加社會福利、推動新能源發展。兩人的政策分歧巨大,特朗普清算拜登舊部,可能導致一些政策的延續性受到影響,美國國內政策出現搖擺不定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