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歸白宮半年,終于騰出手來搞“清算”了。但讓人意外的是,這次特朗普的第一目標,不是拜登而是奧巴馬。沒錯,就是那位在民主黨內部仍然有巨大影響力、被視為“幕后操盤手”的美國前總統。更震撼的是,特朗普陣營不是空口喊話,而是直接甩出了一百多份機密解密文件。背后發聲的,是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
加巴德的指控可以說是掀翻了鍋。她公開表示,奧巴馬政府在2016年大選后策劃了一場“叛國陰謀”,目的就是推翻特朗普的勝選結果。聽著像電影劇情,但這回是真的動了真格。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核心。2016年特朗普贏下大選后,所謂的“通俄門”調查迅速展開。說白了,就是特朗普陣營被指和俄羅斯勾結,操控選舉結果。但這次加巴德曝光的文件中寫得很清楚:當時美國的17個情報機構,在大選后就達成共識,認為俄羅斯確實有干預行為,但沒有改變選票,也沒有入侵投票系統。
換句話說,“選舉沒被黑”。可詭異的是,就在這些結論寫進總統簡報的兩天后,奧巴馬就召開了白宮緊急會議,指示情報部門“重新寫報告”,把俄方干預說得更嚴重,而且重點要放在“幫助特朗普勝選”這個方向上。
于是,FBI立刻撤回了原始報告。接著不久,一份新報告就出爐了。這份新報告用上了后來被證實是“假料”的“斯蒂爾檔案”,這份檔案本身是希拉里競選團隊資助的。這一波操作看下來,明顯是把特朗普往“通俄”這個坑里按。
這一次,特朗普不再只是發推特叫喊。他是真的開始“復仇”了。加巴德已經把這些解密材料交給司法部,呼吁對奧巴馬、科米、布倫南、克拉珀這些前情報高層啟動刑事調查。而且特朗普自己也親自下場。就在社交平臺上,他轉發了一段AI合成的視頻,內容是“奧巴馬被捕”,還配了音樂,畫面里特朗普笑得很開心。
雖然只是AI做的,但這無疑是在向全世界傳遞一個信號:清算開始了。而這一次的切入點,并不是拜登,而是奧巴馬——民主黨真正的話事人。因為在特朗普眼里,拜登只是個“馬甲”,真正給他下絆子的是奧巴馬那個團隊。通俄門、彈劾、媒體圍攻,全都是那個體系干的。
民主黨的反應也很快。民主黨眾議員希姆斯立刻跳出來說,加巴德這些指控是“舊聞重炒”、“陰謀論”,是為了“轉移話題”。但我們必須指出一件事:這一次不是媒體爆料,也不是特朗普私人律師放風,而是現任國家情報總監站出來發聲,并附帶了100多份正式文件。
這些文件不是社交媒體上的段子,而是政府內部的正式備忘錄、簡報、郵件記錄、指令文件,甚至還有時間線對照。如果這些都能被證明屬實,那對奧巴馬來說,絕對不只是形象受損的問題,而是有法律風險。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特朗普現在在干的事,是同時發起兩條戰線:一邊查拜登有沒有“身體狀況造假”,另一邊挖奧巴馬的“通俄門”老賬。這不是簡單的報復,這是在重塑戰場格局。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不是太過政治化了?但別忘了,當年民主黨用“封口費案”“機密文件案”“國會騷亂案”接連追殺特朗普的時候,也沒人喊“政治中立”。現在輪到特朗普拿回權力,他自然要把當年的賬一筆一筆地算回來。只不過,他這次并不是從表面上的“對手”拜登下手,而是直接奔著“幕后老板”奧巴馬而去。
特朗普現在還只是“亮牌”的階段,真正的“出手”可能還在后面。如果司法部真的立案調查,如果有一兩個關鍵人物反水,那么事情的發展,可能會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奧巴馬是否真的會面臨法律追責?“通俄門”背后的真相是否會徹底翻案?這不光關乎特朗普個人的勝負,更可能引發美國政壇新一輪的地震。
所以說,這場政治大戲,現在只是剛剛拉開帷幕。接下來幾個月,美國政壇可能會越來越熱鬧。大家不妨備好板凳,繼續吃瓜看戲。
《美官方報告稱奧巴馬政府曾“偽造情報”干預權力交接》 界面新聞
《特朗普發奧巴馬被捕入獄AI視頻》 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