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華為mate70系和華為pura80系等新機不支持屏下指紋?出了什么問題?聽說是因為屏下相關技術專利和產權在高通手上,華為沒有辦法,當然華為也在積極的在做屏下指紋解鎖的突破,那么什么時候華為新機可以重新使用屏下指紋,用上超聲波屏下指紋解鎖?
的確是這樣的,華為Mate 70系列和Pura 80系列放棄屏下指紋解鎖(尤其是超聲波方案)而改用側邊指紋,核心原因涉及技術專利壁壘、制裁限制影響,但華為也在積極的在電源指紋解鎖上下功夫,提升用戶體驗優化,也帶來了很多創新!
為啥用不了?這是因為超聲波指紋專利由高通主導:當前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的關鍵專利集中在高通和三星手中。華為因美國制裁無法使用含美國技術的組件,包括高通的超聲波方案。而光學方案在安全性、濕手解鎖、偏振光兼容性上均存在瓶頸;再加上超薄光學指紋模組因成本高、產能有限,已逐漸被市場淘汰。華為自Mate 40系列后未再采用該方案,供應鏈更傾向成熟的側邊電容方案。
不過華為不僅僅采用了側邊電容指紋方案,還有3D人臉識別的普及優勢,華為高端機型(如Mate 70 Pro/Pro+、Pura 80 Pro+)均配備高安全性的3D人臉識別,支持戴口罩解鎖和支付。側邊指紋僅作為輔助解鎖方式,華為更希望用戶習慣“拿起即解鎖”的人臉交互,未來甚至可能取消指紋模塊。(但如果是這樣豈不是和美國的iPhone玩法一樣了)
但據供應鏈消息,華為自研超聲波指紋方案預計2025年進入量產階段。若研發順利,華為mate80系可能首搭自研超聲波指紋。若Mate 80未應用,Pura系列可能跟進。如果這樣說,那華為就可能不會取消指紋解鎖的!
當然華為2024年到2025年推出的新機用側邊指紋解鎖也帶來了很多優勢:
例如:側邊電容指紋的識別速度和成功率高于光學屏下方案,尤其對手指干燥、汗漬或輕微磨損的用戶更友好。實測顯示,側邊指紋解鎖耗時約0.3秒,優于短焦光學指紋的0.5秒;
例如:側邊指紋不占用屏幕下方空間,為電池(如Pura 80 Pro的5700mAh)和散熱模組留出更多堆疊空間,同時降低屏幕厚度對顯示效果的影響;
例如:側邊按鍵的多功能集成,一方面側邊指紋鍵被設計為AI智控鍵,支持長按/雙擊快速喚醒小藝助手、快捷啟動應用(如掃碼、錄音),實現解鎖與其他功能的深度融合。屏下指紋因位置固定無法擴展此類交互。
華為屏下指紋回歸的關鍵節點,根本障礙:制裁導致高通超聲波專利不可用,光學方案存在體驗或供應鏈短板。突破希望:2025年自研超聲波指紋量產是重要節點,Mate 80系列或Pura 90系列有望首發。過渡策略:側邊指紋+3D人臉仍是高端機型最優解,AI安全功能彌補標準版體驗缺失。建議持續關注2025年底華為Mate 80系列發布會,若制裁未有加劇,屏下指紋回歸概率較大。對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